返回第51章带着这个人来东宫找我(第1/2页)  攻略大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果3个人一桌,多2个人。如果5个人一桌,多4个人。如果7个人一桌,多6个人。如果9个人一桌,多8个人。如果11个人一桌,正好。请问这屋里多少人?

    上官仪自认算数不错,但看到这题的瞬间,就懵掉了。完全没有一点思绪。

    看过这题后,他对下一题已经不抱多大希望了,哪成想最后一题反而简单了不少,不过题不是一道,反而是由好多道题共同组成的。只要细心一点,全答对并不太难。

    高明又没打算招收数学天才,只要能帮他记录产业收入和支出的人才。最后一题是由五十道计算题组成的,当然,对这个时代用算筹计算的人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

    上一题完全是高明的恶趣味,当然有人能答出来更好。不过高明觉得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能答出来的恐怕没有。

    这个时候的士子重视的是经义,数学在他们眼里只是小道,很少有人去专门钻研。

    儒家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就走偏了。读书人重视德行,而没有身体力行,这些读书人可都是官员备选。可想而知,他们主政一方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说白了,这些读书人大多都是嘴炮,要让干实事就不行了。

    唐代以前还好点,宋代后就更不行了,高明记得宋代有一位丞相,皇帝让他去主持治理河道,那位丞相竟然大义凛然的拒绝了,理由竟然是“此非儒臣待遇”。

    高明很想知道,儒臣待遇是什么样的?难道就是在朝堂上指点江山吗?宋代的读书人完全被惯坏了。

    唐朝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也少不了不干实事的官员。

    在高明看来,要修德行,就老老实实的做学问就行了,出来做官干嘛?

    当然,高明也不会以偏概全,儒家既然能维持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每个人对书中的理解都不一样,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人不同样是儒家吗?

    高明要求也不高,不求能遇到那样的大才,只要几个安心做事的人就可以了,至于那些光说话,不办事的人还是算了吧。

    高明在几个院子里转了一圈,每个院子都停留了一会儿,做足了样子。

    转了一圈,高明就打算找到李丽质,他心里总是有点不放心。不过找了一圈都没找到,高明心里也有点着急了,虽然这里警戒很严,出事的几率很小。但高明可不敢大意,要是丽质真在这里出了事,后果他都不敢想。

    就在高明打算让侍卫寻找的时候,秋霜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丽质呢?不说让你们看着她吗?”高明训斥到。

    秋霜低着头,说道:“公主殿下想走,奴婢也拦不住啊。”

    高明一想也是,语气缓和了不少,说道:“算了,丽质人呢?”

    “公主殿下去任城王府了。”见高明面色不善,又急忙说道:“金总管派了一队侍卫跟着的。”

    “任城王李道宗?丽质说她去任城王府干嘛了吗?”高明问道。

    “公主殿下说她要去看好朋友,还带着礼物呢。”秋霜恭敬的回道。

    知道李丽质去的是李道宗的府邸,高明放心了不少,现在他又不能将李丽质抓回来,只能吩咐道:“再派些人去,顺便告诉丽质,两个时辰后必须回来。”

    “是,奴婢知道了。”

    秋霜走后不久,许敬宗就带着厚厚的名单走了过来。

    “殿下,这些是那些士子的户籍名单。”

    高明接过,随意的翻看了几眼,说道:“行,你去忙你的吧,我先看看。”

    意外发现上官仪这个大才后,高明就对这些士子上了心。他的本意确实只想招几个能用的人,但上官仪的出现,让高明有了点别样的心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