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54 章(第2/4页)  回到三国去种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子台真是个蠢货。”

    孙策于是自丹阳骑兵,杀过长江。

    早些年孙策曾经破过一次庐江,再加上如今孙策在江东威名甚盛,人称小霸王。

    于是庐江沿江诸县,如襄安、临湖皆是兵到人降,舒县大族周氏更是杀舒城令举兵相迎。

    孙策与舒城周氏合兵一处,而后杀向皖城。

    皖城的刘晔早就知道这后果,于是早就在城内准备各种守城器械,坐等孙策来攻。

    孙策派遣使者前往说降,刘晔斩杀使者,表明自己不降,孙策大怒,挥军攻城。

    怎奈刘晔准备充足,吴军伤亡惨重。

    上缭。

    刘勋得到刘晔的消息后大惊,悔不听刘晔之言,真不该擅自出兵,这下恐怕连落足之地也没有了。

    左右对刘勋言道:“主公,子扬先生还在死守皖城,主公何不回军皖城,以主公十万大军击一个小小的孙策还不在话下。”

    孙策之勇,刘勋自然知道,可是如今十万大军在手让他平添数分勇气,当下道:“不错,与其粮草尽而军士散,还不如回军一击,与孙郎决一死战,看他孙郎能否以一敌百,真如其小霸王之名。”

    刘勋自上缭退军,朱皓自然是大喜。

    有道是,喜极则悲。

    朱皓回首一看,孙策已派孙贲袭其后,豫章郡大部已失,朱皓无奈只能弃上缭而走。

    原本史书上,朱皓早已被窄融所杀。

    然而孙策袭取庐江在198年左右,按理说豫章早就是孙策的,不明白为何还诱刘勋取之,暂且以朱皓还活着吧!反正无所谓的事,小说嘛?

    刘勋大军撤回,麾下十万大军闻听要对阵孙策,当夜便逃走一半,待刘勋回到皖城时麾下已五去其二三。

    孙策早就注意刘勋的动态,刘勋大军刚至皖城,还没来得及扎营,孙策就亲率大军攻之,刘勋军大乱。

    刘勋见孙策在自家军营里左冲右突所向无敌,当下大乱,与麾下单骑而走,径直往六安投纪灵而去。

    刘勋日后如何且不提,单说孙策大破刘勋大军后更加耀武扬威,再至皖城,以刘勋印绶、盔甲在城外炫耀,同时再派使者前往皖城说降。

    刘晔这才没杀使者,反而割其鼻辱之,而后逐出庐江城。

    孙策见之勃然大怒,扬言道:“破城以后,鸡犬不留。”

    吴军士气高涨,皖城士族担心孙策真的屠城,暗地里跟孙策联系。

    毕竟当年孙策曾经在皖城杀陆康一家,那可是言出必行,此番若不是刘晔大力支持守城,以庐江士族cāo行早举城而降了。

    庐江士族与吴军勾结,吴军于夜破城。

    刘晔正在太守府处理政务,当下当机立断率领本部私兵杀出皖城,投老家而去。

    孙策得皖城后,而后在城内大肆屠杀守城将士,庐江士族俱不敢言。

    孙策闻皖城二乔美貌,yù纳之,怎奈乔玄早已带着女儿回乡去了。

    孙策只能在皖城安抚军心,同时抵挡江夏的黄祖以及六安的纪灵。

    却说刘晔在过六安时碰到刘勋,刘勋便将刘晔举荐给纪灵,时李通驻兵于六安,得到消息后力请刘晔留下来。

    刘晔本就想投靠晋军,当下两人一拍即合,刘晔成了李通的长史,时李通被委任为六安侯国相,纪灵为六安都尉。

    刘晔就任李通长史没多少天,就见到一人。

    “某乃颍川郭嘉,听闻子扬兄熟知扬州人物,特来一见!”

    刘晔听到来人自称郭嘉一愣,郭嘉是谁,他自然知道,晋王麾下第一心腹谋士,虽然官职不显,权利不大,可他若说谁不行,那今生必然再无出头之日。

    这就是所谓影响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