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折腾,早就给洗出去了,如果来人是个明白人,他应该明白自己的处境,自己不减仓庄家是不会拉抬的,于是就要开始减仓,庄家发现来人减仓,到了可以容忍的程度,才会开始拉抬。
如果跟庄者坚决不走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极端情况下会演化为一次抢庄。跟庄者拿了一个庄家不能容忍的仓位,庄家命令他减仓他不减,逼的庄家拉又不能拉,赶又赶不跑,不得已只好选择自己获小利出局,把庄留给后来者做,自己来跟庄,这就形成了一次抢庄。老庄家撤出时可以拉一把撤出,让新庄家在高位接棒,老庄家拿了新庄发的工资走开,这对老庄家是最有利的结果,但是,如果老庄痛恨新庄坏了自己的事,也可以选择砸盘撤庄,为新庄以后的炒做制造障碍,这样一来,老庄的获利可能减少,但新庄如果实力不足则以后可能做不了这个庄,而一无所获,所以,新庄要想抢人家的庄必须做好接下这一砸的准备。砸盘撤庄虽然老庄可能获利减少,但这样做的结果可以使以后想抢庄的人心有顾忌,不敢欺人太甚,为自己和他人以后坐庄创造好的环境,类似于各国政府在处理劫机事件时宁可让人质处于危险之中也不能答应恐怖分子的条件,不能不惩罚恐怖分子,因为那样等于鼓励恐怖分子,令今后的劫机事件更多,所以,老庄家即使减少获利也应该砸盘撤庄,这相当于在维护一种行业规范,此类行为在圈内扩散,对自己今后坐庄是有利的,从长远看得大于失。
所以,局面演化为何种结果决定于双方的实力和决心,如果后来者不比先来者实力更强,一般是不敢去抢别人的庄的,因为老庄有先手优势;如果老庄实力很强,锁定筹码多,控盘能力强也不至于让后来者有机会收集到足够多的筹码,以至威胁到自己坐庄,令自己前功尽弃。抢庄总是发生在较高的位置上,因为,在低位后来者不会有机会收集到足够多的筹码,在低位即使老庄实力不足也还能保持足够的控盘能力,只有到了高位,盘子相对变大,才会显出控盘能力不足,令后来者有机可乘。所以,要想坐庄必须有实力做保证,否则难免被人抢去,反之,要想抢庄更要有实力做保证,否则高位接棒又做不上去,结果自取其辱。
后来者是来跟庄还是来抢庄,在老庄发现之后要给老庄一个信号,如果是跟庄,就要适当减仓,如果是抢庄则不仅不撤,还要拉高价位加速收集,摆出让老庄拿了工资走人的架势,再将老庄一军。抢庄者出手越晚对老庄越有利,极端情况,如果老庄已做到目标位,则新庄想进正好把货出给他,这是高位接棒换庄,不是抢庄。双方发生争斗的抢庄是在老庄没到目标位,新庄介入将严重影响老庄的利润的时候,这时新庄要往里进,老庄不愿意走,才会发生争斗。老庄介入不深的时候新庄往里进也不至引起太大争夺,因为,双方都可能见利就走,不一定非要在这只股上争。
只要实力允许,哪个庄家都愿意做的越高越好,拉的越高获利越大,这是显然的道理,但股价能做到多高决定于庄家的实力,实力不足就做不上去,所以会出现有的股票前一个庄家跑后后一个庄家接棒又做的情况,既然能做,就说明还有空间,那前一个庄家又为什么要走呢?说到底,还是因为实力,在高价位上,老庄的控盘能力已显不足,所以不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跟庄要跟有实力的庄家的道理,有实力的庄家才可能把股价拉得很高。
股市博弈局面的化简Ⅴ
——庄家之间的关系,混庄和帮庄
所谓混庄现象一般发生在大盘股上,由于盘子太大,单独一个庄家没有实力控制,谁也没有能力独占这个庄,只能由几个庄家联手坐庄,这种联手可以是事先有协议的,也可以是事先没有协议的。其实不管事先有没有协议,双方的利害关系都是不变的,在相同的利害关系下,协议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事态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