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以上的股票,绝不能贪多,将资金集中买进一种股票。分散买进的动作,等于一开始就培养正确且健康的买股方法,因为这符合本节第(1)段中所说的“危机意识”,来分散风险。如在这个阶段获得适当的利益,则可根据股票市场的情况,逐步增加投人股市的资金,笔者认为最大程度是将手中现金三分之二投人股市(连同先前赚到的在内),另外三分之一现金,非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要动用,是最后紧要关头的救命资金。
②信用扩大阶段:股价指数线路图上,可以将股市过去行走的情况显示出来。如果是空头市场之后的另一多头市场循环之开始,当股价指数上升的幅度还不到前一段股市最高点的三分之一时,如无意外情况(政、经、金局势有变化),则股市仍有上升的潜力。其次从成jiāo量上看,如这一波反弹上来,成jiāo量随股价指数的上升而增加,但单日最高成jiāo量,仍比前一多头市场峰顶附近的大成jiāo量低很多,此现象表达股市人气正在凝聚中,但是投资大众仍相当保守,潜在股市后续的动力仍大,则投资人可以扩大信用。将前一段的本利当作自备款,向证券金融公司办理融资,来提高投入股市的金额,增加手中的持股,以扩大战果。在这个阶段,投资人的持股仍起码分成三种以上,千万不要集中在一只股票。如股市继续盘升,投资人cāo作的很好,进进出出,手中的本钱愈来愈多。一般而言,当股价指数反弹上升到前段高点与低点的二分之一部位,因上涨幅度已高,出现回档整理的机率极大,此时投资人宜将持股减码或出脱,暂时观望。
③开始缩小信用:如股市回档整理,下档支撑甚强,且国内外并无实利空,股价的“本益比”在适宜的位置。所谓适宜的本益比,要看当时整个股市情况而定。以台湾股市而言,已逐渐与国际股市接上轨了,所以当时国际股市的情况,是衡量台湾股市高低的重要参考的资讯。在股市炽热阶段,“本益比”是可以提高的。不过笔者认为超过30倍本益比的股票,除非有潜在的大利多,否则是明显偏高。如本益比并不太高,仍可继续扮演多头角色,但要开始缩小信用。首先将资金抽掉三分之一,跟当初存起来的资金放在一起,也是非到紧要关头,绝不动用。很可能当初投资人用10万元投入股市,此时可能连本带利近30万元,抽掉3分之一,手中还有近20万元,拿这20万元向金融公司融资买进股票,如融资比率为60%的话,可以买进50万元的股票。这个时候是相当紧张的阶段,因为股市人气似很旺盛,成jiāo量已扩增至前段多头市场的高峰附近,很多迹象显示股市高档有限,很叮能再度进人整理,则投资人应相机出脱持股。从此之后,投人股市的资金逐渐下降,而当初追求的目标也已达成。如果有毅力,又不贪心的话,即可选择时机,暂时退出市场,作壁上观。
以上三个阶段资金运用,即系“菱型”策略。笔者仅系假设而已。股市变化多端,投资人的xìng格、对股市之认识程度、cāo作的手法,会影响其续效。但无论如何,投资人心中要有比“菱形”资金运用的概念,时常检讨,以避免一般投资人最宜犯的毛病—愈高愈买,愈买愈多。有此毛病在身,等于身怀定时zhà弹,非常危险,失败率极大,所以不可不严加预防。
(3)具备基本的分析能力:听消息做股票是世界股市众多股友之习惯,落后的国家股市如此,先进国家股市亦复如此。真正去学习分析股市的投资人占的比率很小,可谓“天下的股友一般懒”。如美国、加拿大等先进国家的股票市场,大多数的投资人听取经纪人的意见买卖股票,有的干脆委托证券顾问代为cāo作。笔者近年来常居住在加拿大,也曾接触过一些证券经纪及证券顾问,体会到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等地股市跟北美洲股市不同之处。首先美国与加拿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