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5 章(第1/4页)  博美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没打起来吗?”

    “对,因为没打起来……”

    另一边,人民警察还在继续与他的辩手们争吵,声音响彻夜空……

    第36章 外篇高山流水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语:这篇故事的灵感来源于作者很小的时候读的一本杂志《故事会》(大概是在小学六年级吧),似乎现在还有卖的样子,故事是说有个富家子弟嗜乐成痴,一心只想成为天下第一琴师,有一天别人告诉他说破庙里来了个卖艺为生的老头,一把二胡拉得如泣如诉,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富家子弟不相信,跑到庙里一听当场就泪如雨下,一心要拜到老人门下学艺。老者说:“我的琴声传达的是我的心境,我因贫困jiāo加颠沛流离才有了今日这样的琴音,你出生豪门,吃得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是绝不可能奏出这样的韵律的。”不仅坚决拒绝了富家子弟的请求,更在第二天就离开了那个地方。

    几年后,老者重又流浪回此地,某日傍晚突然听得一阵凄厉的琴声,琴音悲凉哀婉,听者无不觉摧心裂肺,肝肠寸断。老者当场大惊,道:“如此琴音,必是身世凄凉至极了!”一打听方才知道拉琴的就是当年的那名富家子弟,昔日老者走后,他思前想后,终于决定去体验老者所说的真正痛苦,他不仅休了妻子,散尽了家财,甚至戳瞎了自己的双眼,每日靠卖艺为生,餐风露宿,时至今日,才有了这样的成就。

    这个故事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尘夜到现在其实也还不太明白,要说搞创作一定要深入生活吧,似乎又稍嫌过火了点;要表现富家子弟的恒心与毅力吧,好像也不对,不管怎么说,尘夜可不会去做那样的事情,大家也不会吧。:)

    原本没有打算写到大的地方,结果到最后还是扯到了靖康之难,这可真是一个灾难呐,尤其是那些可怜的被掳掠去伺候侵略者yù望的fù女们。

    另外,悠扬,我已经兑现了对你的承诺,不知对于这个角色你是否还满意,祝愉快!

    悠扬至今还记得初见施罗的那天。

    那是北宋徽宗十五年的常夏,和晴的午后,空气中满是干燥的草香,像女侍艳丽的绯颜一般滚红的石榴花累累地盛放在弯折的枝头,似随时都会落下,她在后庭的藤丛下为少爷歌唱;少爷坐在微凉的石阶上,青色的布带裹住浓密的黑发,眼神明亮而清澈。静谧的午后,到处是绿得灿艳艳的慵懒在滚动,蝉声唱了又歇,歇了又唱,悠扬想,要是这一刻能够永远地停留下来那该多好啊!

    然而,墙外却突兀地起了骚乱,听得到看守园门的阿兴强压着声音要什么人离开,接着是混乱的嘈吵,似是家丁们对那墙外的不速之客用了武力。悠扬没有停下歌唱,在没有少爷的吩咐之前哪怕是几个时辰、几天,就算是要永远唱下去直到死的那一刻她都不会有任何的怨言,因为少爷是对她不一样的人呐!

    悠扬偷眼瞧向那张年轻英俊的脸庞。少爷的肤色白皙却不会让人觉得柔弱,长长的剑眉之下是一双端正的星目,悠扬是最喜欢那双眼的,每当听到她的歌声时,那双眼总会变得温柔而多情,但悠扬知道少爷的情并不是对她的。

    少爷喜欢悠扬,悠扬知道;但是少爷爱的是别的女子,那名叫青萼的女子!悠扬每每想到这里就觉得锥心的痛,胸口闷得连呼吸都做不到。悠扬讨厌那样的自己,戏文里都说爱应该是最美好的东西,是应该纯洁干净而不求回报的,但是悠扬做不到!少爷看着青萼的时候,悠扬觉得好难受,难受到连那最美妙的歌喉发出的声音都是干涩而丑陋的!

    外面的嚣吵终于大到连少爷都皱起了眉头,然后是后园的角门被什么人无理地推开,悠扬看到阿忠踉踉跄跄地跌进来,然后是阿福,阿忠,家丁们排着队挨个地以极其不雅的姿势进或者该说是被丢进园子里,在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