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2.第四十二章(第1/2页)  平凡穿越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闲话过后进入正题。

    林夫子有意看看唐县令的水平,先下手为强:“大人此前在县丞位上做了两年多,想必对平安县非常熟悉,不知大人有何打算。”

    唐县令被新上任的林县丞的家底震惊到了,此时被问到,立即调整状态。因为提前和儿子商量过,此时倒也说得头头是道。

    林县丞听了点点头:“衙门这边好说。他们平时也出了血吧?”

    继祖扭脸看唐县令。

    “林兄,确实如此。比如说张主薄,他家是开酒楼的,他经常送些米面肉食到资善堂。”

    难怪原来的王县令放任手下不管。其实平安县县衙上下,虽说散慢了些,但是正事没误啊,也没有仗势欺人的。都是平安县或周边县上的人,乡里乡亲,有的还连着亲,真不敢欺负人。

    林县丞愤愤地说:“见得他们要死不活的样子,得把规矩定来一个个的都打起精神来。”

    虽然不是说的自己,唐县令还是有些怕怕的点头,仔细想想,自个儿好像有时候也会偷个懒什么的。忍住抖了抖,又点了一回头。

    然后就是资善堂了。

    资善堂就是朝廷的面子工程。在平安县,那是朝廷的面子县令的骨肉。别误会,只是县令出钱供养的意思。还是一样的情况,朝廷有拨款,就是从赋税里扣。可是赋税从来没收齐过,可不得一把手贴了。

    林县丞说:“资善堂是为孤苦无依又无法养活自己的人设的。现在那里头住的,孤苦无依是真的,可是好手好脚好身体的多的是,老的小的都有。以后,能干活的都打发出去干活。房子可以给他们住,不过要收钱。等那些小的到了十六,通通赶出去。”

    唐县令还商说话,继祖先说了:“好!但是我们要多带些人去!”

    林县丞说:“当然,等把那帮衙役们好,我们就去。还有,放出话去,资善堂里能干活的都放出去,另选不能养活自己又无亲戚可投靠的来。以后每年都甄选一次,不能让人混吃混住,更不能让真正孤苦的活不下去。”

    高啊!这么一来,那些想闹事的也没法闹了,朝廷不是不管了,是让资善堂更能发挥做用。资善堂里有几个刺头,王县令不想跟他们闹就随他们去了。资善堂里有吃有穿有住,可不是好吃好穿好住,那点抛费,王县令承担得起。

    可是继祖不想花冤枉钱,必须得改!

    继祖崇拜地看着林县丞,县丞大人得意一笑!

    唐县令:“”

    最后是学堂。

    林县丞不说话只看唐县令,那意思,我都说了这么多了,该你说说了。

    唐县令:“首先得考试,入学要考,期末要考,考得好的给奖励,考得不好就扣衣裳扣伙食。年纪到了就去考秀才,一年考不上就再考一年,要还是考不上,就退学!”

    唐县令把跟继祖商量的办法一股脑儿的说了。太简明了吧!

    继祖补充:“有些家里穷不能给孩子启蒙,我们就设个学前班,只管教不管饭不管衣裳,也不收学费。学个一年半年的,通过入学考试就是正式学生了,该有的优待一样不少。等到了年纪,夫子考核后就去秀才。考中了咱们给些补贴送去大书院接着读。若是两年都考不中,要么自己出学费读,要么就退学。也可以办个学手艺的学堂,比如帐房啊药师什么的,就是教他们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资善堂的小子也能来学。”

    林县丞听着新鲜。一般帐房药师什么的,都是师傅带徒弟,在学堂里教还是头一回听说,想想,还是个好主意!

    几人把基本方案定了,就开始完善和执行了。继祖不是衙门的人不好直接参与,好在林县丞能干又凶残(?)把衙门上下指使的团团转。林县丞还在平安县还是个名人,好些人都认识他,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