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第1/2页)  天下,长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余本来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成想今天愣是弄出了‘少一事不如多一事’的麻烦。

    不得已,我只好抓住这一个下午的时间赶紧补习,若是到了太仓开始上班,可就没多少时间看书了――何况还是如此高强度的书。不过这书的设计有个好处:只要翻开扉页,便可以看见教人的内心获得安宁的照片。

    那厮已是限定了第一卷,吾辈便从中选出相对容易理解,便于写作的章节来――吾人对于战争方面的学问完全是一窍不通,对具体的历史史实也是一知半解,更是遑论吾等愚笨之才与那数千年才得一出之伟人的智慧有如云泥之别。余想来想去发现只有[(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后来将‘本本主义’称之为‘教条主义’并沿用至今)这个章节相对来说比较好写了。

    确定好目标以后,吾人便开始研究当时的历史事件,与演说时的社会环境,在基本了解以后便开始整理写这篇文章的思路。

    本段略过不谈。

    余花了整个下午的时间,总算是理清了写读后感的思路,不过1000字的要求也着实很高,难写。

    吃过晚饭后,张汐月便带着我去太仓那边上班了,一路上也是不少的唠叨,左不过是教我好好上班这类的话题罢了。

    当吾人到达太仓支行的时候已经入夜了,还好今天的库房用不着我来守――因为我是明天才开始上班。那个新来的信贷员曾骏听说我回来以后,便要来找我聊天,说是要讲讲银行方面的事儿。

    “张明,你对柜员这份工作是怎么看的?”他开门见山式的提问。

    “哈?你要听什么?”

    “真话。”

    “不喜欢,我非常不喜欢当柜员。”

    “确实在银行上班,工作压力很大:我买了考公务员的教材,现在每天都在复习,准备考公务员;你在整个太仓支行的员工当中,是最有希望跳出柜员的,农行非常缺可以写文章c搞宣传的笔杆子,你的文笔在这边来说算得上非常优秀了――就几年前,有个叫周志远的人来太仓工作,他的业务能力非常不熟练,就是笔杆子的功夫好,所以只做了三个月的柜员就被调到n市坐办公室。”

    “我连这最基本的柜员也当不下去,怎么可能坐办公室喝茶?”

    “好好干吧!有句话叫‘骑驴找马’,在这儿的工作就算是驴,骑着驴有保障就方便找更好的马了;我跟你说件我的事:我是2014年从林科大毕业的,我在大学的时候天天玩游戏,每天晚上都会熬夜,而且经常通宵――所以我在大四的时候就收到了毕业预警通知单,挂科都挂了好几门,而且绩点不够c学分不满,好在当时我已经考上了n市的农业银行――学校那边非常需要就业率,我就靠着这个考试:我的绩点也好c学分也好都让学校补齐了。不仅如此,连毕业答辩都是过场:我上台就说了几句话,老师便说我通过了。”

    “找个工作有这么大的作用么?”

    “如果你在这里实习几个月合格了,以后大四毕业就可以直接来农行上班的――有份工作在,在大学里可以轻松很多。

    我还跟你讲些事情:我刚进农行的时候在市里面昭宜区的一个支行上班,在那边上班虽然赶不上长安区这种每天300笔业务这么繁忙,一般情况,平均每天也能上200笔了――这么大的业务量,工资其实就比太仓高了不到百分之20,而且太仓有偏远地区补贴(500元一个月)c餐补(30元一天,不过我们这边因为有专门做饭的师傅,就没有餐补了)――这些福利非正式工都有,都加起来收入比在市里面工作还高,而且在太仓的工作压力和在市里面上班没得比;还有,你守库的话每天都有30元的守库费。

    “这样说来,在县里面上班还有好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