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比较忙,也没有陪他逛。从人才市场回来,我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工厂比较多。”我说这里都是出口加工制造业为主,北京上海好点,世界五百强比较多。后来果然他就去了上海工作。
“现在房奴何其多啊!”夜里睡觉时,他向我感慨到,“背着数十年的负债,那怎么叫生活啊。”我陷入沉思,还没成家就已经有这样的感慨了?n年后,他在苏州买了房,活成了自己鄙视的样子。
不久,旭春也来深圳找我玩,他是学旅游管理的,还手拿导游证,自然喜欢游山玩水。
数年前,我进一学校做老师,旭春比我晚一年到。当时正值高校扩招,学校生源爆炸式的增长,各校开始推行行政专职化,我被招聘了进来,成为一名专职班主任,管理6个班级。看起来轻松,实则不然,学生的素质相对较差,大大小小的事务多如牛毛,而且学生管理工作是个无底洞,没个头。旭春是年轻教师引进的第一批,不过听他说,后来他这批教师中的大部分都走了,他是为数不多坚持留下来的一个。
来深圳这么久了,也没有真正意义地出去游玩过,这个城市有多少忙碌的人,都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当时沉迷于技术,周末也没有陪他出去走走,现在想起来挺过意不去的。似乎旭春替我将深圳的主流景点游了一遍:欢乐谷c世界之窗c锦绣中华c华侨城等。
k公司的上班是6天制,很快我就被路途的奔波搞得筋疲力尽,坐公车到那里上班需要1个多小时,每天来回折腾坐得我都要吐了。
大致能判断k公司之前是走了一波人,和我一起入职的有3一4个新人,做技术的老员工只有4个人。这套erp产品开发了好几年,用的是delphi比较老的三层技术,最头痛的是,似乎公司没有一个人能完整地搞清楚这套系统的所有逻辑,功能模块上百个,很多业务逻辑过于复杂,大家各忙各的,没有人一对一地跟你交接。头一周,几个新人自己看代码,之后便是隔三差五地做点集体培训。
半个月后开始做点简单的维护,大量的存储过程都是几百上千行,我边学边做,居然也维护了几个问题,受到了技术总监的当众嘉奖。
中午有个阿姨帮做饭,将做好的饭菜拿到办公室里,基本三菜一汤,相当丰盛可口,比吃快餐强多了,似乎那段时间我还胖了一点。
几乎每天部门都要开例会,老板很少露面,锋哥是公司的ce一,一看就知道做技术出身,例会一般由他主持。会议开多了就让人感觉低效和厌倦,有时开成了“批斗会“,一个老员工成了管理层批评的对象,给人感觉负能量在扩散,气氛压抑。无形中也给了我们几个新员工压力,感觉当时大家压力都挺大的,无论任何人。
我提议有机会安排新员工到客户那里去转转,切身了解下需求。很快就落实了,找了一天,一个老员工带队,带我们到深圳的一家大型印刷厂参观学习。公司有员工常驻那里进行项目实施,客户方挺配合地带着我们参观了工厂。大型的打印设备都是日本或德国进口的,如小森和海德堡。第一次到大型的工厂参观,对工厂的自动化c精细化管理之高感到敬畏,也感到了自豪和责任,若没有erp系统,工厂的信息化管理会很成问题。
管理层也意识到了氛围的问题,有时安排周六下午全体员工一起打球,有一次还安排去大梅沙玩,大梅沙位于龙岗大亚湾,一个度假海滩。第一次看到深圳的海滩,不过也没什么感觉,我们老家的沙滩比这里还好。海上不远处能看到巨无霸的货轮,那是游走于盐田港和香港出口港的货轮,中国廉价的商品就是通过这些货轮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
不久公司前台换人,来了一个新妹子,来上班的第一天还带着行李。人长得有点胖,北方口音,大家都叫她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