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0.40(第1/2页)  穿到六十年代的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作为家里的长孙, 大哥的婚礼爷爷奶奶摆足了面。从迎亲到婚礼再到酒席,都是村里一等一的排场了。

    一大早家里的兄弟,还有堂兄弟们结伴出去迎亲。浩浩荡荡一群男人,谁看着都得说一句家里人丁兴旺。

    大哥把奶奶准备好的喜包通通派出去打关系啦, 人群很快就被他们挤开。

    男的多还是有好处的, 在女方那边轻而易举的进门接到了新娘。

    新娘子羞答答的跟着大哥出了房门,家里准备了一辆接亲的马车。

    马头上都绑上了村里的大红花, 板车上铺着一床棉絮。兄弟几个把嫁妆搬上马车,等会运过去。

    拜别女方父母后,大哥扶着大嫂坐上马车,大嫂坐在马车上撒糖。大嫂看着远去的家门, 默默的擦眼泪。

    仪式在雪儿看来既新奇又无趣, 新人要在桌前,由村里的长辈主持婚礼。

    大队长举着手里的红宝书念了起来, 尔后又给他们两训话。最后对着所有人宣读了结婚证书, 一张奖状大小的纸片。

    这宣告着两人正式成为夫妻, 等仪式结束后大嫂就在两个堂嫂的陪同下进了房。

    黑子对新娘子很感兴趣, 他拉着雪儿往房里去。因为他还小所以也没什么顾忌,直接往新房里去。

    后面一群好奇心旺盛的孩子跟在黑子后面往新房里跑过去。(这里叫婚房作新房哟~)

    大嫂人挺好的,见到一群孩子跑进来也不生气。她让孩子们自己找地方呆着,她自己给孩子们拿吃的。

    这个年代说实话真的是没什么好吃的,所以一颗瓜子孩子们都吃的特别珍惜。

    晚上还是没有闹成洞房, 奶奶发话了谁也不许调皮。一大群孩子都老老实实的听话, 老太太生气了可是要打人的。

    自从有了大嫂, 奶奶更加闲了。家里的事多了一个人分担,她几乎都不用动手了。

    奶奶总是闲不住,索性上工去做一点轻省的活,公分低也没关系,正好有其他的老人家可以一起聊聊天。

    日子一眨眼像流水一样,飞快的流走,很快要到双抢的日子。双抢太累了,家里人也吃不消,奶奶再也不去上工。

    奶奶专门在家做饭烧水,在田里忙了一天的人回来就能吃饭注意。雪儿也不出去疯了,主要还是天气太热,还容易晒黑。

    正好帮着奶奶做饭,雪儿想到后山上的草珊瑚,于是就建议奶奶摘点回来煮水。

    这个也是农村人常喝的下火汤,不过由于煮出来的水特别苦,所以一般情况下没人喝。

    雪儿想这个热的天对着太阳暴晒肯定火烧火燎。等会用草珊瑚加薄荷叶,煮出来汤水后放在井里湃着。

    半下午去给田里的人送水,清凉解渴还下火,一杯汤水下去整个人都身心舒畅。

    奶奶想了想也同意了,虽然不好喝但总好过生病。身体稍微差点的人这么干上半个月身体都得垮下来。

    除了解暑汤外奶奶还准备了好吃的,家里的动物油不老少,正好可以多放油炒几个蔬菜。

    肉菜还是只能作罢,只能晚上再吃了。一段出去都能闻到,这就不好了。

    就这么熬过了双抢,一大家子都瘦了一大圈,还黑了一大圈,都像从泥里钻出来的一样。

    结束双抢后奶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实实在在的做了一桌好吃的,一点都不虚。

    肉和饭都扎实,还一人卧了一颗鸡蛋,一家人吃的特别香甜。

    双抢过后爷爷去了一趟公社,公社总是有数不完的大小会议要开。

    这一回还专门说了关于粮食的问题,老样子,领导们当然希望收上来的粮食越来越好。

    爷爷不想像别的村一样损害村里人的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