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生活:苦中作乐(第1/3页)  重生之琴韵悠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因为她没有什么身为网络红人的自觉性,所以她一场演出看的是毫无负担。压在郭大爷后面的是他的得意门生,二爷和九郎,辫儿行二,是郭大爷第二个徒弟,所以喜欢他的粉丝戏称为二爷,又因为他打小儿入门的时候留着一头长生辫儿,所以也有关注德云社看着他长起来的观众亲切一点叫他小辫儿。

    完全和其他师兄弟不一样的表演相声,他的紧张和放松看起来意外的讨人喜欢。人气是真的高,上台后礼物足足的收了三分多钟,江颜看着妹子们尖叫着递礼物,然后他的搭档杨九郎吐槽“看着像收快递似的,好家伙!”江颜发现很多都是年轻人,这说明这些传统艺术注入新鲜血液,有了新的互动方式后,也算开辟了另一条路。

    就像二爷和九郎这样很亲近的表演方式,台下的观众更有参与感,大家像在说群口相声一样,跟传统的两个人往台上一站开始说,有那么点子不一样。九郎的包袱响没响不在观众身上,反而致力于逗二爷一样,效果却意外的好。二爷一害羞或者一笑场,气氛一下子就热烈起来。

    而小岳岳呢,又不一样了,他很“贱”,欠儿欠儿的撩拨观众,包袱一抖,不想笑都不行。一场相声听下来,江颜不知道别人怎么样,自己的马甲线估计都笑的更深了!她意识到,古典传统的艺术要传统的学习,才能够不出一丝错的传承下去,然而展现给大众的时候,却要与时俱进的做出改变,使它受众面更加宽广,迎合时代。

    行业里需要匠人,严谨且郑重的将手艺传承下去;而更需要的,是匠心独具的人,用非凡的创意,在完整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让更多的人去触碰到它。不管是相声,京剧,古琴,民谣,练习过程,学习的过程都十分的辛苦,而支撑这些人学下去的动力,除了对于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一颗赤子之心外,还有客观因素,比如财富,或者观众的喜爱,大家的认可。

    这些传统不仅是他们这些传承人要延续下去的,更加需要大家自发的喜欢,更多人加入进来,这样才能保证这些艺长久的传播下去,不断流。很多手艺因为辛苦且不被大众得知,渐渐地失传了,或因为私心独占,不愿意相传,更多的是因为没有人愿意学啊!

    正因为辛苦,坚持方才显得难能可贵。老一辈的艺人都在老去,新鲜的血液注入进来,用他们的方式,让这门艺被更多的人知道,被更多的人喜欢,于是这些辛苦的付出,终有一日有了回报,看到回报的他们,更加卖力气,更加喜欢自己从事的行业,带动更多人的喜欢,注入更多的血液,这就是一个轮回,又叫气运反哺。

    一场相声又让江颜悟出了一点道理,她的心境又拓宽了一些。拓宽心境是需要她自己去感悟的,这一点很重要。知道是一回事,认可是一回事。大道理平时大家未必不明白,说的很容易,听了也很认同,但你会接受回去照着做吗?未必。只有自己体会了,自己感悟了,自己去想,然后尝试去做,才叫有成效,不然真的就是白费。

    老的艺术用新的形势表演,还是需要多看多听去钻研,有了好的想法之后记录,方才能熬出好的作品。这个多听多看不单指一样,融会贯通才有新的作品,这个端看创作者的想法了。

    总之这次天津可以说得上不虚此行,表演结束后,大家又在后台相聚。郭大爷这次邀请的人不少,但是对京玉楼的感情最为特殊,不是说沾亲带故,是她师父、师叔和郭大爷交情很好,在戏曲这一块还有所瓜葛。江颜也占了个便宜,从少班主开始一个个要签名,她是真的还挺喜欢听相声的,看到真人难免亲切。

    很满足的拿着签满名的小本本,咔嚓一张照下来,保存好留念。反正她是没有任何负担,演出结束的时候天还是透亮的,下着绵绵细雨。她出门带着把油纸伞,若水堂定制的好伞,上面绘制的同样是一对仙鹤,专程配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