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3.第一百一十三章(第1/3页)  重回八零小卷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徐蓁急坏了, 一个劲催安歌快点。

    “嗳你这个人太冷血了。”她冲在前面,边走边抱怨,“也不见你着急,亏外公在美国时照顾你。”

    安歌, “”

    还要几年外公才去世,这次只是一次小发病,而且他住院后病情已经得到缓解。不过安歌承认,她确实没那么关心外公。

    外公和外婆这对欢喜老冤家总爱比拼各自的带娃技术,随着她频频跳级c和同岁的安娜在学习上拉开距离,四阿姨的女儿又早早露出聪明相, 外婆“气焰”日益高涨,自诩会带孩子。外公气闷之余喜欢挑安歌的刺,嫌她不如安娜开朗外向。

    安歌的心胸不大不小, 不会跟老小孩计较, 但要说凑上去亲近,也不会。

    徐蓁跑上二楼, 挨个病房的小窗口看过去,却没找到外公,也没看见此刻应该在医院的徐正则和安景云。她回头, 发现安歌在护士站那边, 赶紧跑过去。

    谁知地上有水, 徐蓁差点滑跤, 安歌扶了她一把, “小心。”

    外公被转到了特需病房。

    这所医院是新建的, 离李勇和安信云的新家近。李勇单位分房后,一家三口搬出安家老宅,每天只有晚饭回去。有了距离,安友伦在菜色上格外动脑筋,甚至跑去排队买鲜肉月饼,只为中秋将近,安娜不爱吃甜月饼,他特意买咸的给她尝新。

    医院大楼有十八层,特需病房在顶楼,姐妹俩找到电梯。崭新锃亮的电梯里还有一位负责开电梯的阿姨,等她们说完要去的楼层帮她们按数字键。她穿着白色的制服,手上还戴着白手套。

    徐蓁打量了这阿姨好几眼,安歌拉了拉她衣角。走出电梯,徐蓁才告诉她,“是吴砾的妈妈。”

    “你怎么知道?”

    徐蓁白了她一眼,“我有什么不知道的。”但忍不住还是跟安歌说了,“他妈到学校送米,我看到了。吴砾对他妈可凶了,连催带赶让她快走。”很多农村的学生交粮食到食堂换取相应的饭票,可以省不少钱。徐蓁哼哼地说,“这小子成天跟你捣乱,我早就注意他了。要不是何明轩拦着,我肯定能找到法子整他。”

    安歌看看她,不说话。

    “何明轩说整他是看得起他,当他透明才对。”徐蓁思索着,“医院是事业单位,他妈农村户口,开后门进来的?肯定郑志远他爸帮的忙。”

    她俩边说边走,没几步到了走廊口,那里有个服务台。徐蓁报了外公的姓名,才有位护士带着她俩继续往里走。整条走廊铺着地毯,静悄悄的,没有楼下病房的嘈杂。

    像宾馆一样。

    徐蓁还是头回看到这样的病区,爷爷呆过的老干部疗养区也就是普通房间,只是外围环境安静一些,每间房只住两个人而已。

    安歌倒是在梦里来过,这所医院是涉外医院,十年后顶层被改造为涉外病房,每天住院费三百八十元。再后来就不知道了,想必跟着物价走。房内设施跟大饭店差不多,起居室c独立的卫浴c冰箱微波炉,比客房多了医疗服务。

    现在,每天住院费一百二十元。

    眼下还没医保,医药费是个人先垫,出院后回原单位报销。单位效益好c福利好的话,报销不成问题,不过也要层层签字,不是马上能拿到钱。如果轮到不好的单位,那就自己拆东墙补西墙,靠亲友借了。据安歌所知,下岗潮时期,本地有位工人生了绝症没钱治病,带着汽油抱住厂长一起走了绝路。

    唉。

    安友伦曾经被关押过一段时期,放出来以后在一家杂货店当伙计。那家店原先是安家的,公私合营后变为集体性质。娇生惯养的大少爷不习惯劳动生活,好不容易捱到可以早退,赶紧办了退休手续。所以这个医药费的报销,可以说很成问题-谁认他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