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六零章 陈桥驿上,黄袍加身?(第2/3页)  水浒求生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之地。若不是得广惠大师传信,梁山水泊有位书生翘首以盼,小弟和大郎、陈达、杨春三位兄弟,恐怕此时已被田虎、王庆之辈吞并久矣”

    朱武虽拿自身的经历做例子来说,但他的话让很多头领都联想到了自己的身世。林冲这等逆天改命的头领就不说了,就是关胜、张清这些原先的朝廷命官,也被他带出一丝辛酸来:假如现在命途上出现一条岔路,即便能够重归朝廷,再次踏上那条艰险而孤独的仕途之路,他们迈得出这一步么

    “遥想小弟昔日上山之际,多得哥哥好言抚慰,既与我一处容身之所,又给了我辈诸人一个盼头。说实话,当初小弟只当哥哥是安慰我等,想大宋立国百余年,除了地头蛇党项人割据立国外,谁能抵御天子之怒只因哥哥推心置腹,众兄弟又意气相投,故而死心塌地留在山寨,却未深思哥哥言中之意。哪知短短数年之间,实没想到,这一切,都成了事实”

    说完这些,只见朱武的言辞突然变得激昂起来,“自古三韩之地,偏安海外,无论中原板荡,夷狄交侵,此地大抵皆能幸免自安。哥哥对弟兄们做到当初的承诺,小弟感怀于心,斗胆乘此大破敌酋巢穴之际,还请哥哥早登大宝”

    “轰”的一声,朱武的话好似一滴清水落入沸油之中,瞬时之间便炸了锅。

    “说得好这混沌之世既然不干不净,那咱们便自己造一个清平世界来”鲁智深第一个出言表态,显然他是很乐意看到王伦带着梁山集团走上更高的境界。

    “莫说作个小小的番国之主,就是打上凌霄宝殿要坐那昊天大帝的位置,我武二也誓死追随哥哥”只听武松第二个表态,语气斩钉截铁,表达出他对王伦的死心塌地之意。

    与自己关系紧密的朱武突然劝进,史进已是还没回过味来,就见鲁智深和武松已经表态了,这时哪能落下当即便见他上前一步:干脆利落道:“请哥哥早登大宝史进愿与兄长执鞭坠镫”

    史进话音一落,陈达和杨春也是上前,高声劝进。显然到了这关键时刻,少华山一脉决心同进同退。

    “卞某自幼不大识人,当初糊里糊涂就投到田虎麾下幸得许军师指点迷津,终于走对了路子如今梁山泊红火如荼,小弟卞祥由衷高兴,今天当着大家伙的面,表个态哈”

    “还表个甚么态哥哥就坐了龙椅,又有何不可三位军师都做丞相,朱军师是个道士,便做国师,俺们都作将军,今晚趁喜,便把事办了”李逵见自己一句话居然把朱武给调动了,然后满厅的人都顺着自己发挥,心中那个欢喜啊当初手舞足蹈起来,一点不像受了伤的人。

    “末将愿誓死追随元帅只是整个高丽都以为我军乃大宋天兵,元帅若登大宝,还请事先做足准备,末将认为,不急在这一天两天的”

    史文恭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开了口。说心里话,他绝对是举双手赞成王伦走向更高位置的。毕竟水涨船高,对他来说好处是明显的。可作为仆从军的头领,他认为现在登基的话,实在是有很多技术上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他生怕王伦架不住手下这么多人劝进,搞得将来没有半分转圜的余地,尽管王伦称帝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直闭眼不语的关胜见状,那双凤眼猛然睁开,起身道:“收高丽为基业,坐观天下大势,但凡夷狄坐大,提十万铁骑讨之,护我故国黎民永享太平末将以为,世上再也没有人,比元帅更值得期待了”

    关胜的这番话让在场好些头领心里不太舒服,王伦曾说他先祖关云长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这红脸大汉可别来个“人在梁山心在宋”

    “元帅饱读诗书,胸怀大志,虽身在绿林而不改其志,实乃我辈之楷模小弟愿随元帅,金戈铁马,封狼居胥”不愧是故友,宣赞的这番话又进一步阐释了关胜的未尽之意。

    “守备军十数万将士,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