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暗涌(第1/2页)  孔四贞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端顺妃意味深长的睨了宛如一眼:“是做亲王福晋尊贵,还是做娘娘尊贵况且襄王身体弱,不管从哪方面来讲,都比不上皇上。她那么做,左右不过是赌上了名誉罢了,可一旦胜了,就是青云直上,你不明白这一层,你就永远无法与那位一争。”

    这话如当头棒喝,惊得宛如花容失色,连脸上的笑意都有些维持不住。

    从前她仅仅以为,自己不如族姐的只是出身,却不想,她远远不如才乌云珠那般攻于心计,倘若不是今个得了提点,她还真就傻傻的以为,自己只要有了身份,就能和族姐一较高下呢

    这一回,宛如真心实意地跪下给端顺妃道谢:“多谢娘娘提点,宛如明白了”

    端顺妃幽幽一叹,凝视着宛如那双如同黑曜石般的眸子,轻声道:“皇上是襄亲王的哥哥,等此事平息了,时机合适的时候,必然要给他一个交待,你可想通了,是话,偷偷塞了张银票过去,孙延龄抬眼看了看殿门里,笑问道:“敢问大总管,皇上那边还需要多久”

    吴良辅觑了一眼那张银票,脸上的笑意真实了几分,低声提醒孙延龄道:“皇上晌午看了辽阳那边的两道折子,不知道上面说了些什么,惹得皇上发了一通脾气,连午膳都没用多少,这会儿,正在批折子呢,脸色还是不大好。孙参领进去,一会儿小心些。”

    这么透露皇上的心情,原是不合规矩的,孙延龄听得出吴良辅提点自己的意思,感谢地点了点头。

    又站了一会,吴良辅转身进去了,没多久转出来道:“皇上传召,宣孙延龄晋见”

    在孙延龄给他道谢之际,吴良辅又低声提醒他道:“孙参领是个明白人,进去之后,不该说的话,不要说”

    孙延龄回了回手,提袍进了殿门。

    “臣,孙延龄叩见皇上。”

    宝座上的福临看了他一眼,沉声问道:“起来吧,你候了多少时辰”

    孙延龄起身,揖手行礼道:“回皇上话,臣估摸着,不到半个时辰。”

    他等了起码超过一个时辰,但要那么说,倒显得抱怨,所以索性往少里说。

    福临见孙延龄低眉顺眼,卑微顺从的模样,心里高兴了几分,搁下朱笔问道:“你见朕,有什么事”

    孙延龄犹豫了片刻,恭敬地说:“臣从定藩来,想着皇上或许想知道定藩那边的事情,故而求见。”

    “噢,定藩之事,缐国安不都上折说了嘛,你还有什么事需要禀告的”福临淡淡地说。

    “皇上,因为连年战事,大量征召兵丁,农户不足,就难免会出现粮草补给不足的情况,加之这几年连连灾荒,百姓流离失所,定藩又是蛮夷之地,境内土著众多,虽与汉民杂居而住,却仍然延习着自己的风俗,多年来彼此相干无事,就算有些小的摩擦,往往也能在官府的调庭下及时得到解决,可这一到了灾年,吃穿不足,就难免盗匪增多,臣这次押送税银进京,就险些遭抢,抢税银的人,就是蛮夷”

    福临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现在朝廷的军队正和南明僵持不下,要是蛮夷再乱起来,事情可不大妙。

    “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给朕详细说说。”

    “具体的臣也不太清楚,只是恰好逮了几个抢银的盗匪,问出了一些情况。皇上,在定藩境内,有壮、汉、瑶、苗、侗、么佬、毛南、回、彝、京、水和仡佬等蛮族,其中,有壮蛮的人数最多,因为朝廷实行夷人治夷,所以都统大人管辖全镜,但蛮夷的内部事宜,还是他们自己治理,这次的事,就是和壮蛮境内的银矿,还有侗蛮耕种的土地有关”

    孙延龄把自己探知的情况一一讲与福临。

    这几年因为各地频频受灾,春夏洪涝往往延误秋收,导致粮食稀缺,朝廷这几年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