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4救命稻草(第1/3页)  三国大教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汉光和七年六月初八,圣母教主栾奕代天行罚,以五雷轰顶之术诛杀逆贼朱英。消息一经传出,济南周边,连带青兖冀豫诸州大为震动,各州圣母教徒尤其振奋,欢声雷动地祭奠这一神迹。

    与此同时,济南国战胜黄巾乱党的捷报传入京城,又是一阵欢欣鼓舞。

    自黄巾叛乱开始以来,大汉各地官军连战连败,江北各州大量郡县落入黄巾贼之手,战败的消息如同雪片一般涌入洛阳。

    另一方面,朝廷派出的北路大军,在卢植率领下与黄巾军张角主力在河北冀州、幽州一线对峙,虽互有交兵,却只有小规模战斗,未得大胜。

    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共四万多人与十数万反贼于豫州颍川一带展开会战。战事乍一开始,第一场战役便是以官军的战败而告终。朱儁军被黄巾波才所败,败退数十里,死伤无数。只得与皇甫嵩一起进驻长社驻防,被波才大军围得水泄不通,汉军人少,士气低落。

    告急的讯息传入洛阳,朝野震动。

    就在这个战事明显不利于大汉王朝的关键时刻,济南大捷的消息传到了京城:济南国长史栾邈,与其子圣母教教主栾奕并力,以区区一万人马击败五倍于自己的黄巾反贼,俘获贼首朱英并处以极刑,斩敌一万余,俘获上万。

    一段段流畅的捷报给愁云满目的京师朝野送来了一记温暖的阳光,将战争的阴霾一扫而过。

    龙颜大悦。王允、蔡邕适时上前渲染一番栾奕的才华,并告知徐子将将其评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下马定乾坤,乃救世之才。”

    汉灵帝也早对栾奕有所了解,后宫诸多佳丽就颇为喜欢他的文章。结合此番栾奕建立的功业,当即决定举栾奕为孝廉,封其为济南国丞,历城县子,即刻领大军东进,支援青、兖二州平叛。

    黄稠送旨。栾奕就这样成了一县的子爵,而且还是历城县的子爵。虽然历城位于关外,属于关外侯,属下只有五百食邑。但优势却在于历城就在济南,就是栾奕久经经营的所在,料理一应事物得心应手。令他错愕的是,汉灵帝竟将济南国丞的职位派给了他,那将来曹操岂不是错过了入驻济南的机会?曹操平叛立功又该去哪上任?

    接下来繁忙的工作使得他没有机会再去考虑这些,索性将此事搁在一旁,等待时间做出答复。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其实,早在这之前,栾奕就已经开始安排东入青州的一应事宜了。年初便在济南国与青州交界的东平陵县,及济南国与兖州交界的西平陵县内筑起了数十座大仓。在与主营一战之后,又让毛玠将各地粮草调入东西平陵城,令徐庶布置好济南国各县防务。一切早已就绪,就算汉帝不下圣旨,他也会择机派大军救援青兖二州。如今名正言顺,更为未来的战事提供了便利。

    大汉光和七年六月十五,栾奕于圣?女娲大教堂正殿点将出兵。

    关羽、太史慈、毛玠、吴天、李壮领军5000留守济南,保本土万全。

    栾奕拜徐庶为军师,帅典韦、张飞、赵云、黄忠、许褚,领再次扩充过的圣堂武士团神风营、神磐营,圣殿骑士营,及教会卫士大军共计8000余人,自东平陵县出发,跨过济兖边境。

    战事一触即发。兖州的黄巾反贼规模不大,且主力兵马多被刺史刘岱牵制在了山阳郡一带。

    是以,教会大军攻入兖州,泰山、东郡、任城、济北诸郡相继解困,斩敌上千级,俘获无数。一路势如破竹,直抵山阳郡前。

    适逢山阳郡被范统所领2万余黄巾贼兵围得水泄不通。刺史刘岱多次尝试派人送信求救,均被围堵而回。内信不得外通,外讯不能内达,急得刘岱不行。

    依稀之间,他猛然记起黄巾之乱刚起之时,曾向与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