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89官制改革(第1/3页)  三国大教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栾奕昭告天地成为神圣华夏帝国教皇之后,始终不搬入皇宫一事让百姓们分外稀奇。一时间坊间对此事的解释说法不一。

    有百姓说:“教皇之所以不搬去皇宫是嫌皇宫太小了,他要在洛阳城外建一座比整个洛阳城还大的皇宫,以彰显帝国气派。”

    还有百姓说:“教皇天下巨富,手中的金银财宝数不胜数,教主府。。当然现在改叫教皇宫了,教皇宫里装不下,便准备把皇宫改建成巨大的宝库专门用來贮存金银。”

    另有百姓结合工匠连夜拆除皇宫四门和围墙的举动,扬言教皇要把皇宫夷为平地,改建成一片巨大的兵营,专门用以屯兵和军事训练。相较于前两种说法,第三种说得有鼻子有眼,支持者最多。

    无论如何,皇宫的变化成了圣元十八年五至六月百姓们闲來无事时最热衷于讨论的话題,一时间众说纷纭,各种猜测层出不穷,百姓还因此出了争执,大有一副谁不相信他的判断就是侮辱他的人格和智商的架势。

    为了避免百姓因此发生流血事件,栾奕责令《圣光报》于七月发表官方声明:栾奕之所以不入住皇宫,是因为他觉得皇宫的高墙壁垒虽然挡住了宵小,但同时也在帝王和百姓之间架设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为了贴近与百姓的距离,便于了解民生和市井百态,栾奕决定舍弃拥有大宅近千间的皇宫,在帝国大教堂后面的教皇宫内永久定居。至于未來皇宫的用途,栾奕告诉百姓,除了各官署继续保留以外,包括围墙在内的绝大多数**建筑都会被拆除。

    未來,位于皇宫北部的御花园将对全体百姓开放,成为洛阳城中的公共园林。。也就是所谓的公园;后宫一带将建立规模宏大的剧院,建成后会有偿表演歌舞,娱乐大众。前庭圣殿在内的建筑将在夷为平地之后,建立一座拥有一万五千个坐席的四个蹴鞠场,百姓闲暇时可來此观看蹴鞠或马球比赛。

    “皇帝的御花园百姓也能去?”此消息一出百姓无不欢欣鼓舞,高呼教皇贤德。

    登基以后,栾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而改革的开端便是从政治体制开始。

    事实证明,自周朝开始沿用千年的三公九卿制度理政效率低下,什么太常、光禄勋,连栾奕都沒有完全搞清他的职责范围到底有哪些。

    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致使日常工作中经常性出现权利交叉,而权利交叉的后果则是遇到好事,各部一窝蜂上來抢功,遇到难事、杂事各部推诿扯皮,相互打太极。忙活半天什么事都做不了。

    在当前告诉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深知分工对于社会发展重要意义的栾奕自然不能再让这等低劣的制度延续下去,决定以起始于晋代的三省六部制度目标实行行政改革。

    其实在此之前,栾奕已经将三省六部制度引用到了圣母教管理的方方面面,他设置的中书主教、尚书主教、中书主教、百工主教、人事主教、安民主教、公义主教、惩戒主教、天礼主教。。十二大红衣主教其实就是三省六部的变形。所以朝中官吏对于三省六部制度并不陌生,也亲眼见证到教会神官制度的优越性。

    所以,当栾奕提出官制改革时,并沒有遇到多大阻碍,唯一的难点就是官职变更之后,朝中官员的对号入座问題。此外,他想打造的新朝堂应趋向于年轻化,部分朝堂阁老的安置也是个不小的问題。

    如果强行令那些老臣告老还乡,眼下天下初定,难免有点卸磨杀驴的意思。可是不遣散他们,他们思维跟不上眼下的形式,却又占着崇高的位子。

    这让栾奕一度很是头疼。

    在栾奕面临抉择两难的时候,他的忘年交。。老太尉卢植站了出來,上书表示自己年事已高,请求告老还乡。

    栾奕知道卢植虽然已经年近,但身体硬朗尚可料理朝政。之所以辞官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