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8、庐江的安排(第1/2页)  三国之霸王孙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安排好了九江郡的事情,孙策又开始安排下邳国和广陵郡的事情。

    首先,下邳国在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孙策是不打算要了,可地方不要了,人口必须得要。

    下邳国在淮河以南,仅仅拥有盱眙、高山、淮陵、东城四县之地,而在淮河以北则拥有下邳、良成、司吾、下相、取虑、僮国、夏丘、徐县、睢陵、曲阳、淮浦、淮阴十二县之地。

    这十二县仅仅人口便在40万以上,孙策必须得把他们强制迁徙到淮河以南。乱世之中人口资源如此宝贵,留在淮北难道资敌么?

    至于这40万百姓的想法,who cares?

    其次,孙策要将下邳国在淮河以南的这四县并入广陵郡中。

    因为广陵郡太守陈端,将会有新的任命,所以新的广陵郡太守需要一个人选。

    合并之后的广陵郡将有15个县,人口达76万,仅次于鄱阳郡的78万人口。因此,新太守的选择必须慎之又慎。

    孙策希望调任毗陵郡太守吕范前往广陵任新太守。

    一來、吕范长期担任毗陵郡太守,经验比较丰富。

    二來、吕范曾经长期呆在淮南,对这一带比较熟悉。当然如果论熟悉的话,可能投降的阎象更合适,不过阎象目前还无法取得孙策的绝对信任。

    三來、广陵新并,需要进行大规模屯田,尤其是在洪泽湖和高邮湖沿岸需要进行大力开发,而吕范有在毗陵郡开发滆湖、长荡湖的经验,想來也更容易上手。

    再次,则是关于广陵郡内的军事部署。淮陵县以北的淮河南岸需要修筑一座棱堡,这座棱堡依旧由威武中郎将李襄负责驻守。

    也就是说,在合并后的广陵郡内,淮河南岸总共会有五座棱堡,每座棱堡驻守1000人,共计5000人,由禁军侍卫司威武中郎将李襄全权统管。

    原本驻守两座棱堡的侍卫司军司马邓当和孙皎将被调往九江郡,驻守九江郡坏河南岸的棱堡,受新任侍卫司校尉何冲节制。

    同时,孙策要撤销江北都督府,原江北都督府都督程普自然要调走。

    最后,是关于阎象和乔蕤的任命。孙策打算调乔蕤担任庐江郡都尉,而乔蕤则接替吕范担任毗陵郡太守。

    当然,具体的任命还要等阎象和乔蕤赶來再说。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6月3日,投降孙策的阎象和乔蕤赶至寿春县。

    得到孙策密令的乔蕤,将下邳国内的守军裁汰老弱,只留下了5000精锐,一并带往寿春县。

    这5000精锐就是未來的庐江郡郡兵。至于原因,当然是因为孙策要打破吴郡陆氏在庐江郡的影响。

    陆康虽然死了,可是他担任庐江郡太守多年,素有名望,门生故吏遍布郡内。

    这对于孙策的统治來说,可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削弱吴郡陆氏在庐江郡内的影响势在必行。

    孙策可以保留吴郡陆氏在庐江郡内的利益,但是他必须确保庐江郡是他孙策的庐江郡。

    乔蕤带來的5000精锐,最大的特征是几乎沒有庐江郡子弟,大部分是下邳国人。

    如此一來,就最大限度的隔绝了吴郡陆氏对庐江郡郡兵施加影响的可能。

    孙策已经决定,调任鄱阳郡郡丞陆航担任庐江郡太守,一來陆航作为陆康的侄子,有利于安定庐江郡民心。二來,也是对吴郡陆氏的一种妥协。

    至于郡丞一职,孙策希望由秣陵县令步骘担任,秣陵县令由徐琨的弟弟徐逸担任。

    阎象和乔蕤到了寿春之后,孙策很快便接见了二人。

    依旧是在寿春宫中的侧殿,孙策看着毕恭毕敬的两人,心中不禁叹息时间过的真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