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5、书院考试(三)(第1/2页)  三国之霸王孙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午的考试还是在早上的位置继续进行。

    案几上依旧贴着小纸条,写着姓名和籍贯。桌上摆着五张纸,士子自备笔墨砚台和镇纸。

    有的富贵公子哥,不习惯地上摆着的简陋蒲团,因此下午倒是带上了自己的精致垫子,可惜却被维持考场秩序的士卒给拦住,拒绝让其入内。

    这么做自然是为了防止作弊。虽说这才是第一次考试,不过孙策熟悉历史上的科举,因而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规则。

    当然,这些规则还并不是很完善。

    比如说,糊名的问題。

    说到糊名,就要先搞清楚,孙策举行这次考试的目的。

    孙策的目的,说起來其实倒也很简单。

    一來,拉拢士族和豪强,以取得他们的支持。虽说士族和豪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孙策对其领地的控制,可是沒有他们的支持又是万万不行的。一边拉拢,一边打压,便是孙策采取的措施。

    二來,算是给自己麾下文武的一点福利,这倒是和历史上的门荫制度有些像。虽说要通过考试,不过只要答得不是太难看,那些衙内二代们都会入秣陵书院进学。

    三來,则是博取寒门士子的支持。寒门中并非沒有人才存在,其中优秀的,孙策当然也不会放过。所以说,这次入秣陵书院的名额,还会有极小一部分留给那些寒门士子。

    这是孙策的目的,那么问題來了。

    一旦糊名,如何分辨哪些是士族,哪些是二代,哪些是寒门呢?

    于是乎,面试制度应运而生了。

    后世天朝考公务员还要面试呢,何况是现在?孙策的理由倒也是冠冕堂皇,为了考察士子的言谈举止和容貌礼仪。

    所以,当第一天的文试、第二天的数试、和第三天的武试结束之后,其中的前二百名将会进行面试。

    面试,将会由孙策带领张昭等文武一同进行。

    面试后的前50名,则拥有了进入秣陵书院进学的机会。

    至于那些连前200也沒进入的士族和二代们,孙策也只是爱莫能助了。前200都进不了,这种废物不要也罢。

    至于孙策为何要亲自进行面试。

    一來,是为了给这些人带上一顶“天子门生”的帽子,就像是历史上的殿试一般。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來加强通过者对孙策的忠心。至于有沒有用,对于士族子弟可能效果不大。但是对于二代和寒门士子的作用,恐怕不小。

    二來,孙策也是为了好好激励一下那些二代们。不管是古代的衙内,还是后世的二代,都有不少不学无术之人。若是他们进了面试出丑,自然会给家中长辈丢人。如此一來,文武官员自然会加强对家中子弟的教导。

    却说,当下午的法家典籍考完之后,有一半的士子都面露沮丧。

    沒错,几乎沒有人能想到,孙策竟然会考法家的东西。

    不过,也不是完全沒有人想到,孙策自南渡江东一來,一向执行铁血政策,对于反叛者毫不手软,更是将诸多士族灭门。如此严酷的行径,倒是与法家颇有些相似。

    所以,自然会有不少人专门去翻看过法家典籍。

    《管子》和《韩非子》这两部典籍,算是传播比较广的法家典籍。

    当然,若是和早上考的四书相比,那就要怪癖了许多。

    甚至有很多前來赶考的士子,根本沒有读过这两部书。即使读过的士子,恐怕也记不下多少内容。

    好在只有两道題,20分,只要过了10分,便算合格。

    庞和与向朗、赵累一同从考场中走了出來。这三人都是荆州來的,所以很快便混熟了,恰好又在同一考场,便一同结伴而行。

    三人的面色都比较淡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