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5章 中进士(第1/6页)  独妻策,倾城花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温绯笑得合不上嘴,站在温子林身后,早前温子林一直都说,温绯不该下场,因为会试的成绩着实太差,这殿试竟从末尾考到了前列,怕是整个考场逆转最大的一人祧。

    “爹,梁兄有真才实学,这次他不中状元都说不过去啊。”

    温红急得团团转,温绯高中的喜报都收到了,怎么他还没得到喜报呢,是不是报喜的人给耽误了?

    温红招手唤了一个小厮来:“快去瞧瞧,看我中了没有,是多少名。”

    小厮飞野似地跑了。

    大房的温墨、温玄兄弟又郁闷了,还想若是温绯考个末名出来,他们好借此奚落一番,没想又考出这等好成绩。这小子要不是运气太好,就一定是文曲星下凡,也不带这样考的吧,一次比一次考得好,一次比一次让人意外。

    小厮出去瞧了一圈,大半个时辰后归来,气喘吁吁地道:“禀四爷,你中了,也是二榜,中的是二榜第二百一十三名。”

    二百一十三名?

    竟落在了温绯的后头。

    温红追问道:“你没瞧错?”

    小厮肯定地道:“四爷,小的没瞧错,你确实是二百一十三名啊!珐”

    “我们族里的温玄龄、温白杨呢?”

    “小的瞧过了,龄爷考的是二榜第一百七十八名,杨爷考中二榜六百八十九名。”

    往届两榜进士录用一千名,但今届朝廷扩录五百名,统共便是一千五百名,其中二榜进士有七百名、三榜同进士录用八百名,再有头榜三甲便是一千五百零三名。

    温玄龄在他名次之前,相差也不算太多,这一位原就是色字辈里温氏族中最会读书的一个,这次温氏族里四个后生,个个都考中二榜进士,居然是温绯考得最好,大大地出乎所有人意料。

    温绯就更像是为了考场而生的,一次考得比一次好,虽然他没过乡试,竟然顺利过了会试、殿试。

    在小小的失落之后,温红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自己能中就是幸运,何必要纠结于名次之上。

    温子林当即让小厮到各交好世家、亲戚家报喜。

    温红兄弟相视一笑,彼此难掩喜色。

    温红妻盼了这几年,终于盼到丈夫高中,这会子笑盈盈地道:“还是永乐帝下的诏令好,这中了举人,就未必能在会试中高中。”

    大抵是八十多年前,大燕永乐年间,永乐帝颁布恩令:京城一带的学子,但凡过了秀才便可为贡生,所谓贡生就是有参加会试的资格,在会试中获得名次便可参加殿试。而各州(府)将举人称为贡生,但又另给了各州(府)额外五个举荐名额,这五人即便不是举人但因过了秀才而本人确实有才华,经州府举荐可拿着各州(府)举荐帖直接参加会试。

    永乐帝的恩令一直沿袭至今,温红、温绯兄弟虽是秀才却并非举人,也正因为这条恩令,兄弟二人都得到了会试资格。

    温红兄弟俩皆是这恩令的直接受益者,温红妻目露感激地夸赞永乐帝的诏令好,其实这也是朝廷对京城一带学子的恩典。

    因着这恩令,这些年京城一带的学子高中的不少。但也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你过了举人试,却未必能在会试中崭露头角。这一点也仅仅是限于京城一带,各州(府)早年确实是举荐贤才,可随着岁月流逝,这五个贤才名额就变了味儿,有些人走门道拿到这名额,但本人并无真才实学,而京城的秀才们则多了一个下场试炼的机会。

    *

    唐侍郎听到温家来报喜的小厮时,眼睛瞪得跟铜铃似地,“你说温绯高中二榜十八名进士?”

    小厮得意地道:“唐大人,正是,我们温氏一族里此届高中了四人,全都是二榜进士,就属我们十五爷考的名次最好,听老爷们说,十五爷是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