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1章 旧宫(第1/3页)  冷宫皇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日闷。御书房。

    “启禀皇上,长江中下游河水泛滥,一些良田,屋舍都被冲毁,连一些百姓都丢失了性命,失去了大片家园。而且洪水过后,引起大片的瘟疫,如果朝廷再不及时采取措施,那么,讲后果不堪设想啊。现在江东一带已经有部分地方发生百姓暴动。……”说到最后,几个老臣已经叹息不止,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特别是李淑妃的父亲两朝元老右丞相李道明已经急得鬓角又多了几丝白发。

    皇帝满脸铁青,怒道:“各位爱卿,就没有一个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吗?每年都要经历洪水暴动,朕担心长此下去,定会人心不稳啊。”

    各位老臣有心无力地纷纷摇头。

    本来在旁边侯着添了茶便要离去的人儿突然停下了脚步,又走回去,在皇帝惊愕的目光中继续给他添茶。

    又似漫不经心道:“洪水长期泛滥,是冬夏天气不同所致,冬日缺水,夏天却水过量,引起河岸决堤。何不兴修水利,建设大坝,堤岸,水库,提前做到预防呢,提高周边百姓的防洪意识,让他们早有心理准备……”那个面色平静的人儿洋洋洒洒地轻声道。说了半会儿,突然微笑道:“皇上,别生气,慢慢来。”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那个美丽佳人继续道:

    “皇上,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之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孔子也说施行仁政。皇上何不休养生息,以柔道治天下,轻徭薄税,为天下百姓谋利呢。臣妾曾听说民间涌起了一个慈善机构,就是秉着这样仁爱大爱的思想,天下何处有饥荒有灾难,他们必定送去银两,良种,深受百姓爱戴,如若皇上也如此,天下又怎么会有百姓暴动呢。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所向,才是大势所趋啊。”说到最后,有点语重心长的感觉。这是她真心对他说的话,她希望他有生之年,可以做一个明君,一个心沐天下的明君。

    “接着说下去。”皇帝的目光停留在那个俏佳人上有些熠熠生辉,眸中有夺目的光芒。

    在下面惊愕的重臣都呐呐道:“兴修水利,水库,大坝……那些东西臣等未曾听过,晋国也无人懂得,该怎么办才好。”

    绝色佳人淡淡地扫了众人一眼:“各位大臣不知道情有所缘,你们负责的不是这些,可是天下间,术业有专攻,自然有懂得之人。只要各位是那个伯乐的话。一开始,我可以画出草图给那些工匠,还是兴修水利的工人们,以后就请各位自己去寻这样的人才来做导师,教授此种学业吧。”

    一位大臣听罢,突然想起另一件让他们几个老臣头痛不已的事,抱着试试的态度小心翼翼道:“近来周边一些外族开始侵扰我边疆。虽然屡次出兵镇压,可是却永远停不下来。不知娘娘可有妙法……”说到最后,那个大臣有些羞愧万分了。身为朝廷重臣,却没有能力为皇上分忧,还有开口请教一个女子。他们都有些拉不下脸来。

    绝色佳人微微一愣,然后像明白什么似的回过神来,她想起几天前,她依照时间来替他添茶的时候,是听到过什么外族侵犯的,可是当时也没在意,她一般都不想管他的政事。可是今日听到关于百姓的存亡,知道非常重要,不能耽搁,所以才……

    她看了看有些羞愧和胆怯的众人,浅浅笑道:“那也不难。皇上对那些外族人可以招抚诱降同时进行。他们外族人之所以长期侵扰晋国边境,全是因为看重了晋国的物产丰富,经济富饶。而他们长期生活在蛮荒之地,生活艰苦不安定,自然对物质,对南方的富饶有一种占有的野心和掠夺的期望。他们希望自己的日子可以生活得更好一点。皇上可派几个懂得农事的使臣前去,教会他们农耕,井渠,纺织,丝质……再加封他们的首领为王,每年向他们收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