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7.第一百六十七章 尘埃落定(第1/3页)  长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

    也不知王敏儿回去后是怎么和唐修平说的,不等唐家以强硬手段压着她去东山,王敏儿自己就先提出了过了九月就出发去东山,唐家人也答应了。一路有你 ..

    消息通过王敏儿舅母周氏传过来的,王元儿松了一口气,她自己知道轻重和好歹,比别人在她耳边说上百次道理要强些。

    日子过得顺溜,自豆腐乳的大作坊开张后,王元儿几乎就天天在作坊和家里两头跑,日子忙碌而充实。而家里头的另一门小生意,则基本是完全交给了王清儿和王春儿理着,还有家里的活计一块料弄,姐妹几个齐心协力的,愈发把日子过得有条理有奔头。

    大作坊开张,宋三手段经营有道,这销往各处的订单是一张接着一张,很快就将锦王豆腐乳的名头打响了,抢占了这第一手的市场,这让王元儿心喜不已,生意好,也就意味着分红利润要足,那么她投资商船的本钱也就更大。

    就在九月将将快要过完,天气也变得渐渐冷起来的时候,长乐镇却突然热闹起来,因为这武科举就要开始了。

    历朝办武科举都为选拔军事人才,而报名参武的人,清贫寒门的人可参加,山野绿林的侠士亦可报名,这世家大户的就更不必说了,学得文武艺,与帝王家,至于这些人中,谁能过五关斩六将的将武状元拿下,那就各凭本事。

    不管是为去扬名,或是真想要报效国家,光宗耀祖,这回去参举的人也不在少数。而长乐镇作为来往京城的中枢地儿,自然也就变得热闹了,故而镇上也常见背着刀剑的人在行走。

    这人一多,镇子自然也就热闹,各个酒馆茶馆客栈,还有船坊花坊的,都使出了各大招数招揽客人,有的店家甚至放出凭参举的报名单子,可免费招待,以图来个奇货可居,将来也好得个人情。

    “从前听得这士子上京赴考,常有那起子妙人儿以金助之,想图个助考之恩,如今咱们长乐镇那销金窝里,不也有这起子妙人”卢主家婆跟王元儿咬耳朵,一边儿掩着嘴儿偷笑,十分的。

    她却也不想想,王元儿可是个未出阁的大姑娘呢

    王元儿哭笑不得,怎么嚼舌根嚼到她这跟前来了,怎么也不合适吧

    不过卢主家婆说的她也知道,自古以来,总有不少想学吕不韦那般来个奇货可居的人,那些在花楼里的花娘子,也有不少乐于资助这寒门士子上京赴考的。

    她还听说一个小段儿,也就是说一个花娘子每遇一个士子,都给上一笔银子资助,旁人不懂,她就说,广撒渔,一个不中举,两个不中,一百个中只要有一个中了,或许她就成了状元夫人,离了这苦海了。

    当然,小段儿都是你传我传的,真有人中了举,又有多少人会兑换承诺的更别说那还不是良家子

    “我看你这婆娘也是嘴碎,和个没出嫁的大姑娘说这事儿也不嫌臊”树根嫂背着娃儿来到王元儿的铺子,啐了卢主家婆一口。

    卢主家婆有些讪讪的:“庄户人家,哪有这么多讲究”估摸着也是不好意思,便寻了个借口溜了。

    树根嫂便啧了一声,道:“我看她那张嘴就是关不住的,你呀,也少和她叨嗑,一个不慎,她回头就把你的话给换个意思传出去。”

    王元儿笑了笑,道:“我也没啥话能和她叨嗑的,倒是嫂子咋过来了”

    “给来点儿香干,要带了辣子的,这天儿有些嘴淡,想吃点儿辣口的。”树根嫂指了指她台子上的香干。

    王元儿连忙应了,一边称着香干,一边听她说话。

    “这武科举一开,咱们镇子也是热闹,来来往往的好些人,倒是引了不少小娘子的眼儿。”树根嫂斟酌着道:“但凡这有点拳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