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八章 软禁(第1/3页)  穿越之我是你的皇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氏(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北宋咸平二年,天圣朝进士。先后出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故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盛传于世。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称其为——包青天。

    虽然他的脸很白,额头上也没有那个月亮,但是一听到他的姓名,我就认定了他便是传说中那位青天,心里那个激动啊,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也顾不得会不会有危险,一个纵步便窜了上去,像观看珍惜动物一般,围着他不停地打转,心说这可是个千古闻名的名人啊,不是塑像,也不是死人骨头,是活的哟!如果不趁机看个清楚,岂不可惜?

    包拯被我看得混身不自在,忍不住朝我小声问道:“这位公子,在下身上的穿戴,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没有!”我向他摆出一个堪称献媚的笑脸:“绝对没有!包大人的穿戴中规中矩,哪里会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我只不过是想请包大人替我签个名而已,来大人,您就签在我的……签在我的胳膊上吧,我跟您说,只要您给我签了名,从今以后,这条胳膊,我就不洗了!”

    躺在天字五号房那宽大柔软的睡床之上,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包拯的出现着实令人感到惊喜,可是更令我高兴的,却是能够不入牢狱、跟在包拯身边,看他如何破案,这对于从小便喜欢看悬疑推理剧的我来说,很是刺激。

    原来,当捕头听说包拯乃是新任的天长县知县后,态度顿时恭敬了许多。虽然包拯还管不到他的头上来,可人家大小也是个官啊!比起他这个差役来说,要强得多了。

    包拯和他寒暄了几句,便又将整件杀人事件的始末从新分析了一遍。

    从我和元天日从房顶上掉落下来的时间来看,理应与他们撞开房门,查看尸体的时间相当接近,如他之前所言,元天日虽然具有杀人动机,但如果真是他下的手,那么,在如此仓促的时间之内,他将所用之凶器藏到哪里去了呢?如此重要的东西,万万没有随手乱扔的道理,而如今他的手上,只有那一柄镶满了珠翠的弯刀,此物形态与中原自古流传下来的兵器大不相同,堪称怪异,且刀背宽厚、刀身绵长,若是用来砍杀他人,那么,其留在人体之上的痕迹必定明显可辨。而死者陈天涯身上那些伤口,虽然鲜血淋漓、深达肺腑,却道道细小、笔直插入、皮肉边缘切口整齐,一看便知道,是被人用类似于匕首之类的小巧武器所伤,当然,详细情景,还得待忤作详细检验之后,才能下决断,所以,包拯决定在这之前,先行解开密室之迷。

    说起来,如果没有我们的突然介入,转移了大家的视线,那么这些个疑团,则早就应该出现在大家的脑海之中了,凶手为何要大费周章地将凶案现场,作成一个密室?绝对不会是为了好玩吧?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便是,凶手杀人之后,是如何从房中逃出去的?想要解开这个谜团,看来着实要花不少的功夫,如此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想要不勾起包拯的好奇心都很难啊。

    由于包拯并非本地官僚,只得先请捕头看管一下在场人等,在包拯的眼里,除了我和元天日以外,其余所有住在三楼的住户都有嫌疑,在没有逐一排除之时,暂时都不能离开聚仙楼,而他自己则准备前往江宁府府衙,拜会当地知府的同时,顺便请求对方,能让他也参与到这起命案的调查工作中来,这时的我只当他是热衷破案,直到多年之后方才晓得,原来他是觉得现在离他到天长县上任的时期还有一段日子,去得太早也没什么事情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