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筹粮(第1/2页)  秦乱我为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蕲县。临出发前一日,上午,辰时三刻。

    吴广将本县能及时赶来县城的大户、吏史、乡官以及颇有名望之人等召集到县衙大堂,开准备大会。

    这会议的主题有两个:宣传、纳捐。

    第一,宣传。当然是宣传二世胡亥的暴政。针对这一点,吴广做了一些功课。

    他为了发动群众,同样准备宣讲一些莫须有的酷法和暴政。这对于任何一个玩政治的人来说,都必不可少。

    吴广目光一扫,看看众人都已坐好,便点点头高声说道:

    “诸位父老、乡亲,我就开门见山告诉各位,大恶贼郎中令赵高教唆昏君胡亥,大肆屠杀皇族与异己数千人。

    不仅如此,二世还准备立即抽调民力修建东北部两千里城墙,对西北的城墙也要大力维修并加长五百里至嘉峪关。

    此次徭役规模极大,定的是每户三人一丁、五人两丁。另外,还要服兵役,役期将由一年延长到两年,个别地方甚至是三年。诸位想必都清楚,此去定然六七成人是有去无回……”

    吴广讲了一个多时辰,说得口干舌燥,不过看看下边一百多人的反应,倒很欣慰。

    他想,至少这里很多人都信以为真。俗话说,谣言说上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希望我说的是真理。

    他前世当过小秘书,经常给领导起草演讲稿,自然知道该怎么讲话来应付这些人。

    古代信息不发达,人们要搞清楚咸阳的状况,不是靠明文就是靠口口相传。

    明文?别说绝大多数百姓不识字,就是识字的很多小吏,见到朝廷明文也不易。

    因为此时还未发明纸张,记录文字大多无非是两种材料:绢帛、竹简。

    绢帛太贵,除了少数情况下使用,一般都是采用竹简。而竹简太重,运输和携带极为不便。

    过去讲学富五车,表明一个人读过很多书,很有知识。若以现在眼光看来,五马车或者牛车所装的竹简,恐怕也没有几本书,与现在的书籍不可等量齐观。

    讲完第一件事,吴广就说到第二件事:纳捐帛(钱)粟。

    其实,古代找人捐钱捐粮,可比现在容易。现在你若是不肯捐,一般没人找你麻烦。

    古代就不一样。那时候虽然普遍都较穷,不过有军政府随意制定的律法,一般还是比较容易得到纳捐物。

    因为不纳捐的后果很容易想到的,当然前提是百姓家中要有钱粮。

    而且,吴广这个纳捐可不是白纳白捐,而是叫:“纳粟拜爵”、“捐粟记功”。

    “纳粟拜爵”就是每交纳五百石的粮食,就可以得到一级爵位。

    这比秦朝现行的制度放宽了许多,现行规定是一千石粟换一级爵位。

    华夏的官僚制度源远流长,其对世界的贡献远远大于“四大发明”。“卖官鬻爵”这种政策国人先秦时期就已发明。

    商鞅变法时,就有“纳一千石粟拜爵一级”的制度,秦朝统一全国后同样执行。其他六国同样不乏这样的制度。

    至于“捐粟记功”,这是为那些纳不上五百石粟的人“量身打造”。这种制度秦朝没有,而是吴广自己所发明。

    其大意就是:根据捐粟的多少记一至五等功,今后,可以根据功劳等级免于一定的徭役、律法处罚,也可以出任低级吏职。

    反正现在是战争时期,哪里来这么多规矩?唯一目标就是把钱粮筹集上来,确保战争所需。

    吴广讲完这两点之后,又补充说明了“胜利的前景”:“诸位的父老乡亲,我等跟随陈侯率领义军推翻暴秦之后,将恢复大楚国。

    现行酷法自然全部废除,然后大行王道,修大道、开阡陌、改赋税、更徭役……;税赋将拟由现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