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要强的母亲(第2/3页)  那如歌的岁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年级,但那是父亲觉得家里穷,不想拖累家里,就主动下学啦。不像大伯,由于出生在1941年,年龄大了几岁,农村办小学的时候都12岁啦,就一天学没上过,只读了扫盲班。

    父亲兄弟四人,没有姐妹。家里本来就穷,再加上四个大小伙儿,就更穷啦。要房子没房子,要钱没钱,要东西没东西,要文化没文化,所以,虽然兄弟四人都白白净净,长相也都很不错,但婚事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大伯1941年出生,1973年随生产队去隔壁平顶山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市”)修水库,被石头砸中去世,去世时未婚。

    父亲和母亲结婚是74年春节——一个大龄男穷人和一个较大龄女残疾的结合。这就造成啦别人的看不起甚至歧视。是呀,两个没文化的穷人组成的家庭,一个还是个瘸子——谁能看的起?都是在憋着笑看笑话。

    母亲是知道别人在看笑话的,但是没办法,生产队时候的农村人只有3个出路——上学c当兵c招工。但这3个办法都不适用于这个家庭,也只能够过一天算一条。所以生产队的时候母亲一直是拄拐的,自己轻松一点,身体也没那么累。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后,母亲就扔掉了拐杖,努力地让自己可以不用拐杖走路。努力地在田地里奔波c辛劳——基本上父母是挨着的几个队里在地里时间最长的,去的最早,回来的最晚。就是要证明:我们是穷,但我们的穷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会过好自己的日子。

    母亲的要强c母亲的勤劳c母亲的拼搏影响很大,在重生的1990年,家里已经不是队里最穷的啦,虽然还在中下游,但日子也能过的下去啦。

    正是由于母亲的要强c母亲的勤劳,闲言闲语消失啦,异样的眼光也消失啦。就连背后说瘸子的人都没有啦。所以,母亲一直教导李去病姐弟几个——要自强!穷不可怕,不知道自强才可怕,我就不信努力干会穷一辈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没错,母亲的要强不仅影响影响到了父亲,更影响啦孩子。李去病大姐比李去病大3岁,75年的,二姐比大姐小一岁半,76年的。大姐5岁就开始学做饭,7岁的时候就能和二姐一起做家里的所有饭,10岁的时候就能一个人做家里的所有饭,田地里的活虽然不能样样精通,但每一样都可以做。

    看着母亲的身影出了院子,李去病重新趴在床上,开始胡思乱想。

    自己该怎么办呢?

    嗯,先盘算一下自己的优势:

    1c上辈子是个it民工,对互联网行业c游戏行业的大趋势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2c自己知道未来28年华夏房价的趋势,也知道未来28年华夏经济发展的形势。

    3c自己知道未来28年股市的几个情况:2001年涨到2200多点后连跌4年,到2005年只剩下不到1000点;2007年疯狂地涨到6100点后2008年11月跌到不到1600点,反弹到3400点后一路波动走低到1850点;从而开始第二次疯狂,直接冲到5100点,再然后腰斩到2600点。后来,国家说要慢牛,股市就慢慢悠悠地开始从2600波动上升到3500。但是自己除了知道华夏神车发展成华夏难车从而名扬全球股市的从神车之外对其他股票几乎一无所知!

    4c自己现在知识水平已经是重点大学毕业的水平啦,虽然数理化生由于长期不用已经还给老师啦,英语从来就不好,但自己的语文c历史c政治c地理等还基本上都在!这有利于自己将来考学,结交人脉。

    5c自己知道未来28年国家及国际政治形式——但这个只有到了一定层级才用上,现在知道也瞎知道!

    自己的劣势:穷,家里实在太穷啦!小,12岁,12岁能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