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〇二章 非典型协商(一)(第2/3页)  极品律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习惯于以这种方式接待客人,只好耐心地听他们讲完。

    “村里现有居民2082位, ,人均纯收入37582元,全村基本实现了全民免费医疗,幼儿免费入园,60岁以上的居民每月都发放养老金,每年还组织村民外出旅游,对于取得的这些成绩,我们觉得……”

    典型的某级领导作报告,唐人杰感觉自己必须要打断他们了,否则一下午听不完,“三社区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都是在村委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与在座的两位当家人的努力分不开,我代表我个人,对二位表示崇高的敬意。”

    说完了,唐人杰转到老张的事上,“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将直接影响到村里下一步的发展,也不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比如,村民张民安提出,当年村里曾借他的《宅基地建设许可证》,但是后来一直没有归还,致使本人没有建房,因此,得按现有政策,赔偿其七十平米房子两套或人民币一百四十万元。”

    唐人杰将复印好的老张的借条和授权委托递给书记和主任,王主任一看就急了,“不行,李律师,不能开这个口子?你不了解村里的情况!现在村里类似老张这种问题的有三十多户,当年为了获得更多的补偿,拆迁消息出来后,一夜之间盖起了多少房子?都想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换楼房,哪有那样的好事呢?村里有的是钱和房子,但不能给他们。”

    唐人杰正色道:“老张的情况和这些不一样,村里借了他的准建证没还。”

    “借了不假,可他房子根本没建,谈什么补偿?再说,他家的老房子拆迁,已经补了,还要什么?区里定的统一政策,有证(农村宅基地使用证)无房,有房无证,都不补偿,必须两样同时具备,然后才签协议。”主任同样有理有据,其口才并不比自己这个律师差。

    赵书记严肃地说:“我插一句话,唐律师,你不知道,村里对张民安太照顾了,知道他儿子下不了床,所有政策都对他倾斜,当年选房时,没让他抓号,看上哪套选哪套。逢年过节,米面油都给他家送,区里每年的困难户慰问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去年考虑到他儿子的特殊情况,村里除了承担医药费外,还额外拨给生活费每月1700元,我们觉得够可以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真不知道他老张是怎么想的!”

    赵书记意思很明确,老张受到组织隆恩,不但不知感恩戴德,就是刁民一个。表面上看,他说的也有道理,村里已经做到仁尽义至了。但是作为一个法律,唐人杰不得不说:“这是两回事啊,照顾他和借他的准建证不是同一件事!”

    那两个人听唐人杰这样一说,对视了一眼,由王主任接口道:“没什么区别,老张提的补两套房或一百四十万元的条件根本不可能,他愿意告去告!唐杰师,虽然我们钦佩你,但钦佩不是无原则,我们有组织纪律,有正斧政策,我想你应该也是知道。”

    话还算说得客气的,客气中带硬,看来谈判是谈不下去了,一点余地没有。没有办法,唐人杰只好告辞,他们也客气地把他送了出来。

    出了村委会,唐给老张打了个电话,说了一下谈判的情况。老张说:“唐律师,你到我家里来吧,咱们当面谈,村委会后面这栋楼的2单元301。”

    唐人杰按老张说的,来到他家,进了门大吃一惊,房子里一股很难闻的味道,地上摆满了东西,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房子还是毛坯房,除装了门,没有其他装修。门后还有几样农具渔网,表明他们曾经的身份。和楼外光鲜的外表相比,里面还处于原始阶段,你不得不承认,虽然住上了高楼,他们依然是农民,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的身份并没有因为住上楼房而改变,让唐人杰突然想到一句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老张好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