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第1/3页)  重生清水文里的小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吃过了午饭,大人又赶紧的去上工,等到晚上吃饭时也没商量出来个所以然。对于三叔一家打定主意要爷奶借钱的态度,刘月靑也没啥好感想,都是钱闹腾的。现在家家都没啥闲钱也是真的,只是三叔家那一穷二白的说法刘月靑也是不相信的。

    小孩子觉多,熬不住的刘月靑也没纠结个所以然,反正该发生的事情总是会发生,她人小言微也改变不了什么。与其干着急的等待商量的后续,不如吃饱睡足后看结果。

    不过看到的结果就是,在之后的几天里堂姐和三叔三婶都黑了几天的脸,奶奶也摆了几天的脸色。刘月靑爹妈到是无感,该吃吃该睡睡该干活干活,爷爷还是那张不苟言笑的脸,看不出什么其他表情。不过这件事情之后,到让刘月靑留意到刘月娟的异样。

    按说在刘月靑的认知中,她们这群大小差不多年龄的人,在小时候应该都是傻乎乎的除了吃就是玩,聪明乖巧点的也就是多帮家里做家务,多讨些小便宜什么的,怎么堂姐那天的表现那么冷静成熟呢?重生?不不不。。。甩甩齐颊的窝窝头把那两个字甩出脑海。哪有那么多倒霉的人,毕竟小时候的事情自己也忘的差不多,人家本来就是早熟聪明的孩子。

    果然人家前世结婚后就儿女双全车房齐全,而自己婚后大半辈子才车房齐全,还是小县城里的水准。智商总是个硬伤啊,硬件比不上软件更是比不上啊。人生啊,总是十缺一全啊。羡慕啊嫉妒啊什么的还真没有,更多的是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集体上工的活计在腊八前完工,完工后的第二天,她爸妈就骑着凤凰牌自行车,买了一斤特肥的五花肉,带着刘月靑还有刘卓天回娘家,顺带接刘月靑弟弟。他们兄妹三人,基本一有事情都会被送到姥姥家,尤其是刘月靑从小很多记忆都是在姥姥家,在自己家的回忆基本是上学以后的事情了。

    至于原因不用提,农村里活忙,顾不过来孩子就送到娘家。最主要的是刘月靑大舅妈去世早,二舅舅小舅舅都还没成家,大舅家的表姐比刘月靑大七岁,也能照看她,姥爷和姥姥都很疼她,小时候的刘月靑在姥爷家呆的比自己家还自在些。

    只是后来年龄大了,舅舅们也都结婚,刘月靑就不经常去姥姥家了,童年里很多的回忆也永远成了回忆,慢慢的在生活中一点点遗忘。长大了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懂的越多顾忌的事情也越多,小时候那种迫切想要长大的心理,在长大后会好笑当时的天真。

    刘月靑家所在的村子,离县城只有五六里路,而刘月靑姥姥离她家有十五六里路,中间还隔着一条大河。尤其让刘月靑激动的是,能再次见到早就去世的姥爷。

    出发时候还激动不可待,可坐在老爸前面的车杠上,刚出门没多远刘月靑就受不了了。农村的土路凹凸不平,自行车又不像电瓶车有减震器软座,颠簸的人浑身都疼。死命的不肯坐前面车杠上,最后挨了老妈一巴掌炒肉后,被老妈抱在怀里坐后座上。

    一路她爹妈也没闲着,上次刘月娟说年后要去上学,她上不上学自有三叔三婶来关心,倒是刘月靑爸妈商量着要不要让刘卓天去上学。过了年刘卓天也才虚七岁,不担心学校不收,只是不知道刘卓天能否好好学习,才不会白瞎了几十块钱的学费。

    “大天啊,你想不想上学,明年也送你去上学行不?”

    刘卓天从前面跟猴子一样,拧着身子扭头朝后座看,也不怕从车杠上摔下去。对于上学这件事情,没有小孩子不羡慕,尤其家里有大爹这个读书成功的前例和老爸这个高中生。上学可以背着书包,不仅神气还有那么多人一起玩,刘卓天忙不迭的点头同意。

    “俺要去上学,俺到时肯定好好上学。”

    刘卓天扭动的幅度太大,屁股被老爸给拍了一巴掌,老实的坐好扶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