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愿听大总管号令(二合一)(第2/4页)  大唐虎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浑不一样。

    打吐谷浑靠的是骑兵,大唐的骑将数不胜数,骑兵的素质战斗力,毫不逊于草原骑兵,这征调起来自然快很多。而海东三国不论是高句丽还是新罗、百济都靠着大海,这攻打沿海的国家,水军是必须的。而水军向来的大唐的疲弱之处,这点亦毋庸置疑。

    李唐立国靠的是骑兵步卒,李世民擒二王,将大半天下收入怀中的时候,唐朝还没有像样的水军。直到李靖帮助李孝恭稳定住了巴蜀的局面,鉴于敌我双方的情势,他上陈了攻灭萧铣的十策。李渊放手让李靖治军,李靖这才组织人力和物力大造舟舰,组织士卒练习水战。

    唐朝的水军方组建起来,然而在平定萧铣、攻取辅公祏之后,水军就没有了实际的用处,渐渐空置,至今已有六年之久。

    这抽调江淮军,重新组建水军,并且在洪州、饶州、江州三州,修葺战舰海船以及督造运输军粮的船舰近乎四百艘,这都是花费时间的活。

    是以罗士信比李靖要晚上足足一个半月,方才动身。

    罗士信领着长安募集的三万兵马,日夜行军来到了此次攻伐高句丽的大本营幽州。

    幽州军营傍渤海而建,水陆共计十万大军,绵延十数里,营盘浩大,战舰林立,格外宏伟。

    罗士信在远处远远眺望,这军营就如一栋城堡一样。

    想着这城堡里的精兵猛将都归他指挥,胸中有股莫名的豪气:这一次他是实打实的三军主帅,手握十万大军的军事统领,只是想想就觉得豪气万丈。

    “大总管,前面任城王前来迎接了!”

    在罗士信身侧的是太常卿韦挺,这一次马周并没有跟罗士信来。

    马周身怀宰相之才,一直跟在罗士信身旁好几年了。如此人物。若一直跟着他,实在也委屈他。此次罗士信征伐高句丽。马周长于政治,军事是他的短处。也就没有将他带在身上,而是推举他为监察御史,让他离开刑部进入御史台。

    李世民也盼马周多时,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就同意了。

    马周自己也在这些年认可了李世民这位英主,对于罗士信的好意没有拒绝,正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太常卿韦挺是李世民特地拨给罗士信的馈运使,专门负责河北诸州的粮草运输。

    罗士信住马眺望,果然先一步动身的李道宗正领着数十员大将,快步往他们这里走来。

    数十员大将很多都是熟悉的面孔。有从他麾下走出的苏定方、刘仁轨也有久闻大名却少有接触的张士贵、程名振。

    “见过大总管!”李道宗虽是王爵,李姓宗亲,但军中只有一人主帅,即便他的爵位由高于罗士信,此刻也要行礼参见。

    “无需多礼,无须多礼!”罗士信笑着上前,现在他的已经习惯这类似于大内总管一样的称呼了,一手将李道宗扶了起来,“在远处我便眺望着营盘。水陆相通,井然有序,垒垒相互,可攻可守。只看这如城堡一样的营盘。便知郡王胸中韬略,委实不凡啊!”

    李道宗面色带着喜意作揖道:“大总管过奖了!”

    李道宗在里给黑的一无是处,妒忌贤能。以各种手段陷害薛仁贵,从而背上诸多骂名。而真实的李道宗却是一员智勇兼备的名将,一个完全能够与李世绩相提并论的人物。整个李唐宗亲。真正能打仗的除了李世民就属李道宗厉害。

    说着他走到李道宗身旁,看着面前黝黑壮实的汉子,又一位让抹黑的人物,张士贵。

    同李道宗一样,在关于薛仁贵的中,张士贵是薛仁贵遇到的第一个大反派,迫害忠良,甚至谋反朝廷各种混账透顶。真实的张士贵却是一位响当当重义气的铁血汉子,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大将。

    张士贵出生将门世家,能弯弓一百五十斤,还精于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