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9章 番外——童趣记(第2/3页)  盛宠之嫡妃攻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又认真的神态。

    爹爹不许她进学堂,她便跟着阿兄学。总有一日,她也能认字,也能像娘亲那般,摆出好看的姿势,一页页翻书,仿佛很有本事。

    此时小小的阿荇还不懂,她喜欢的,正是她娘亲看书时,身上那股子自然流露出的,恬静又美好的韵致。

    这正是当下世家女子最难能可贵的心平气和。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底蕴。更是岁月积淀后,宁静致远的朴实。

    “这个字,便是‘阿荇’的‘荇’字。”

    写完“阿”字,看她啄啄脑袋,表示已经记住了。顾崇又仔仔细细,顺着教她,稍微复杂些的“荇”字。

    这也是顾崇头一回给人先生,写字儿的时候,紧张得手腕都有些微微不稳。就怕写不好,在她面前失了做先生的颜面。于是越发当真起来。

    兄妹两个,一个教一个学,都是顶顶伶俐的资质,不会儿便各自似模似样了。

    认完了字,小姑娘珍惜的捧着阿兄的手稿,翻来覆去的瞧,十分喜欢。半晌过后,似突然想起一事,将干了的“荇”字翻过去,正面冲着顾崇,指着问道:

    “这是阿荇的荇。阿兄,爹爹唤娘亲阿瑗,又是哪个瑗字?”

    这问难不倒顾崇。眼下已是八岁的小小少年郎,彼时由顾大人亲自开蒙,习过百家姓千字文过后,师从府上公孙先生,继续跟着先生读书做文章。当初习“瑗”字的时候,他也好奇问过先生,这字可是娘亲闺名中那个“瑗”字。

    眼下阿荇再问,顾崇心里得意,不由便摆起做兄长的谱来。

    “阿荇可要记得,此一‘瑗’字,关乎娘亲闺名。不可在不相熟之人面前提起。再则,瑗字有美玉,玉璧之意。”

    隐隐的,还带了几分显摆。到底离不开少年人心性。

    美玉么?

    一提每年爹爹生辰,娘亲都会送爹爹的漂亮石头,小姑娘听得眼热,小嘴儿啧啧的拌两下,只觉娘亲这名字起得可真好。

    爹爹每每唤娘亲,不止声音好听,连这意思也好。

    于是兴冲冲的,兴奋问道,“那‘阿荇’的‘荇’,又是哪个意思?”

    顾崇一怔,手抓着笔杆子,使劲儿回想。

    “似乎,是南边儿一种野藻的名字。”

    答得虽少了几分底气,好歹没说错。

    原本还神采奕奕,无比期盼的小姑娘,霎时便傻了眼。

    不妨****被人唤的小名儿,会是这么个意思,阿荇眼眶一红,娇气得泪珠子一串儿一串儿往下掉。

    怎么会是野藻呢?爹爹亲自给起的小名儿,怎么就成了路边随处可见的野藻?相比起娘亲的“美玉”,她这“野藻”,委实寒碜到没脸见人。

    小孩子也有虚荣心的。

    小姑娘想当然的以为,她自个儿的名字是爹爹取的,娘亲的名字,也该是爹爹取的。这么一比较,竟是越想越难受了。

    崔妈妈跟春英她们都说,爹爹待娘亲好,十分宠爱娘亲。那么,被爹爹唤作野藻的她,是不是不得爹爹喜欢了?

    小姑娘呜呜哭泣着,竟是越苦越凶,哭着哭着,还打了个响嗝。

    此时的阿荇,又哪里清楚,当初他爹给她起名,专门挑出个“荇”字,可谓煞费苦心,用意及深。

    彼时因她生来不足月,那人心中始终不放心。于是耐着性子,听取崔妈妈斗胆谏言,仿效市井行径,抛却那些个华而不实的规矩,给她起了个好养活的贱名儿。

    “荇”,在大周,虽是江南寻常一藻类。外形却圆润可爱,叶片青葱,根藏于水底。花黄色,极易繁养,植株可入药。夏日欹生尤其茂密,蔓蔓枝枝,郁郁叠叠。

    花开时,茎干笔挺,插在荷塘底下的淤泥里,一波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