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二十四章(第1/2页)  朕的龙袍成精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时间的发酵,剿寇七骑的名声渐渐传出。

    凡是在路上看到七个骑马的年轻人,不少百姓都会琢磨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那七位世家公子。而那些还未冒头的匪寇们,若听闻有七个年轻人一起来时更是跑的远远的,生怕自己成了下一个洪豹子。是以这一路上,萧慕延他们竟比之前顺畅许多。

    这般平静,让范大力颇觉得有些无聊,他还想试试刚从萧慕延那里学到的一些新知识,比如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军中斥候。结果他清早贪黑,先行探路,竟一无所获。

    这一路太平的就好像大后方一般,一点儿都不像狼烟四起的北方。

    萧慕延见他松懈下来,便道:“万不可掉以轻心!北方六州十二郡,除了鲁王与赵王所在的四郡算得上固若金汤,余下四州八郡都已被赛罕攻破。只不过他们暂时没有那么多兵力防守,攻下州府后,一般是掠夺重要郡城里的粮草兵器,如果城内的百姓抵抗,他们还会屠城。像东望城所属的甘州,早就在三年前失守了。赵王手下的将士们拼死一战,也不过是将东望和周边几个小镇重新夺了回来,而甘州内的其他郡城要那么已是无人之地,要么便是官兵与赛罕不断争夺之城,要么就是全然被赛罕把守。”

    萧慕延一边说,一边用树枝在黄沙上画起了北部地图。随着山河地理不断呈现,众人渐渐看出朝廷与赛罕王庭的势力在北方是成犬牙状胶状。

    “赛罕王庭的手段十分凶残,但他们也懂得收买人心。他们攻城,只要你主动投降交出一定的赎城金,他们便不会再继续攻打你。可如果守城的将士拼死抵抗,就会遭到赛罕猛烈的打击,一旦被赛罕破城,城内百姓定会被屠戮一空。”萧慕延痛惜的叹了口气,“正因如此,很多守城将领宁愿去凑赎城费,也不愿冒着被攻破的风险去殊死一战。”

    “赎城金”公孙昊不由重复念着这三个字,脸上神情很是微妙。他身旁那些公孙府里的侍卫们同样脸色不佳。

    萧慕延微楞,突然长长哦了一声,不由道:“公孙兄,我并非那个意思,你不要误会。”

    公孙昊摆摆手:“这赎城金之事原本也就是我公孙府做的,天下人早就知道了。”

    范大力垂着头,闷闷不乐:“皇上也是的,走就走了呗,还发什么圣旨啊,又不是什么好事。”

    公孙昊立刻呵道:“大力,莫要胡言!天家之事,岂是你我能说的!”

    “我倒是觉得大力兄说的不错。”萧慕延道,“当年皇室乃是乔装成世家南迁。而高源郡当时已被赛罕围住,当初守城大将正是公孙益,如果我没猜错,公孙兄你应该称他一声堂叔。”

    “哎”公孙昊表情痛苦,那段回忆是他们公孙家每个人的噩梦,但此刻他愿意将这段尘封的往事与萧慕延诉说。

    “十年前,朝廷决定南迁。为保宗室,皇上将宗室子弟分散到各个世家府里,随世家一同撤离。而当年,皇上就是于我们公孙家在一起。却不料不知是哪里走漏了风声,引来了赛罕骑兵猛攻高源。我大堂叔公孙益并非贪生怕死之人,可就算拼死一战,皇上还在府里啊,不得已,只能与赛罕虚与委蛇,愿奉上二十万两白银以做赎城金,请赛罕暂缓攻势。”

    公孙昊顿了顿,用着难以启齿的语气:“我知道,从那以后赛罕便有了赎城金一说。也许他们正是从高源那一战得到的启发吧,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数万的金银。后来皇上下了明旨,赞许公孙氏高义,仗义疏财,忠君爱国,还让我的堂叔位列九卿之一。”

    萧慕延听后冷笑道:“南边的那个皇帝可真是圣明啊。这封圣旨与其说是赞许,不如说是讽刺。他让全天下都知道你们公孙家向赛罕交了赎城金,是个软弱无用的世家。而你们,背负了这样的名声后还想再南方站稳脚跟,就只能紧紧依附在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