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武夷苏家(第1/2页)  万千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

    武夷山还曾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唐玄宗大封天下名山大川,武夷山也受到封表。

    唐末五代初,杜光庭在《洞天福地记》里,把武夷山列为天下三十六洞天之一,称之为“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

    宋绍圣年间,天下大旱武夷设道场求雨,得上天相应,武夷山神武夷君又获封显道真人。

    据说本朝洪武十七年,后来在开科取士时,被当今皇帝钦点擢为状元的丁显还是个赴京赶考的仕子。

    在路经武夷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

    后来丁显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后脱下身穿状元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

    丁显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

    丁显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竟然慢慢康复,皇帝大喜,赐红袍一件,命丁显亲自前往武夷山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

    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

    武夷山本是名山大川,自大红袍后,在本朝更是名声显赫。

    而武夷山群山之中,天游峰更是有武夷第一胜地之称。

    天游峰在六曲溪的北面,地处武夷山中心位置。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

    每当雨后乍晴,晨曦初露之时,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风吹云荡,起伏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登峰巅,望云海,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为武夷第一险峰。

    天游峰有上下之分,在上天游的万仞之巅,一座大宅依山而建。

    称之为宅,也不准确,高墙环绕门庭广阔。就算在外墙,都能看见里面亭台高耸。随着山势,各色楼房鳞次栉比。即使称之为城,也不为过。

    能在这样的山峰之上,筑楼建城,就算鬼斧神工的美誉也当之无愧。

    此时,剑阁城二少城主海倾城正站在这城中一座最高的亭子里,看着那翻涌的云海。

    他的身后,坐着一个年月三十许的美貌妇人,轻轻从身边丫鬟手中接过一杯清茗,浅酌一口,道:“倾城,前几天你三叔派人来我这里问过你了,他说你爹知道自己错怪了你,已经原谅你了。”

    海倾城回身呵呵一笑,道:“知道自己错怪我了,然后又是原谅我了。姑姑,你说我家老头子是不是脑子迷糊了?”

    这个美貌妇人正是海倾城的姑姑海澜珊,她笑骂道:“臭小子越来越没大没小,连你爹都敢这么说。你三叔说了,你爹托一个少年英雄来找你,一起行走江湖,好有个伴。”

    海倾城坐了下来,一口喝了杯中的茶,道:“开什么玩笑,我还需要他派人保护我啊?”

    海澜珊摇头道:“你三叔说他是你的朋友,你爹可是委托他和你互相照应的。你这小子这几年虽然没踏出剑阁城,但是江湖上名声不小。就算我这足不出户的妇道人家,都听说了你的名声。你爹要是说让你们互相照应,想来这个人也不是简单人物吧。”

    海倾城哼道:“反正我是没什么兴趣去游览江湖的了。等我在你这里呆几天,然后去找三叔,在泰山玩几天我就去找四叔和五叔去。等我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