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找茬儿(第1/2页)  独占帝宠:万岁,请矜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常州知府府衙内迎来一位不速之客。

    一身大红曳撒,腰挎绣春刀,脚蹬厚底儿皂靴,这身儿打扮已经吓傻了门房。

    当门房连滚带爬地禀报汪知府,外头有锦衣卫登门造访时,汪泽海还愣愣地回不过神儿。

    “你说谁?锦衣卫?锦衣卫”汪泽海拿着茶盏的手都在抖。

    下意识就朝心腹陈师爷看去。

    陈师爷心里也有些打抖,面儿上却力持镇定道:“大人,您向来忠于朝廷忠于皇上,锦衣卫来了也没甚可查的。更何况,咱们也不知道锦衣卫来府衙的目的为何,说不定是别的什么事儿呢?”

    经陈师爷这么一说,汪泽海又觉得有了些底气:“不错,本官向来清正廉明,无愧于天地君亲,想来锦衣卫不过是例循查案罢了。”

    说着又指着门房:“傻站着做甚,还不快请!”

    门房去了又来,孔善禧被门房引着一路阔步来到府衙后面儿待客的厅堂。

    汪泽海带着陈师爷早早就站在厅堂外的台阶上,见了孔善禧连忙走下台阶相迎。

    孔善禧手一抬,将锦衣卫百户令牌在汪泽海面前晃了晃。

    “本官乃锦衣卫百户长孔善禧,此次来到常州有些事儿要麻烦大人协同调查!”

    孔善禧摆足了官威,见汪泽海几乎点头哈腰地站在自己面前儿才勉为其难地昂头挺胸往厅堂里去。

    一番询问,汪泽海才忽然意识到这位锦衣卫大人似乎总围着一壶春的事儿以及码头货运的问题在打转儿。

    陈师爷比汪泽海更敏感些,悄悄扯了扯他的衣袖,趁孔善禧不注意,以口型提醒了一个“孔”字。

    汪泽海先还愣神儿,不明白这陈师爷做甚提这个字,难道这位锦衣卫大人姓孔有何蹊跷不成?

    忽而灵光一闪,孔难不成

    “大人,”汪泽海面露尴尬,讷讷道,“不知江阴县的孔县令您可认得?”

    孔善禧眼睛一瞪:“当然,那是我家姐!”

    蠢货,到现在才反应过来,怪道知府当了十年也只是个知府!

    “啊!是,是您家姐”汪泽海额头上满是冷汗,这回踢到铁板了。

    汪知府与陈师爷对视一眼,陈师爷连忙提醒道:“大人,不知这位锦衣卫大人是不是有所误会,您前儿个是因为审查贩运私盐之事才暂停航运。”

    “对,对对!”汪知府拍拍脑袋,似顿悟一般道,“前一阵子盗贩私盐猖獗得很,下官是为了监察私贩盐运的事儿才拦了航运一阵儿,想来想来是误了一壶春航运的事儿。下官这就开放航运!委实不知大人与孔知县乃是姐弟,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了。”

    孔善禧眼一翻:“谁与你是一家人!”

    “是是是!”汪知府连忙顺着孔善禧的话说。

    “对了,听说你们常州府在二十年前曾着过一场大火,火势蔓延差点儿把府衙也给烧了?”孔善禧话锋一转问起别的事儿来。

    汪知府想了想道:“对,是有这么个祸事,那时下官还未调至常州为官,具体经过并不清楚,不过大人若是想知晓详情,可查阅府志,下官也能将见过那场大火的老人招来供大人问话。”

    孔善禧略一点头,表示汪知府的提议尚可。

    此后,孔善禧在常州又待了两天,处理了一些事儿之后才动身往江阴去了。

    孔维德早就接到孔善禧捎来的口信儿,知道汪知府已经下令开放航运,于是加紧时间往船上搬运货物。

    因是一壶一壶的酒,都是瓷瓶,运送起来有些儿麻烦,就怕风浪大了打碎酒瓶,这损失就大了。

    因此运输前的准备工作就十分繁复,每瓶酒都要用木格子固定,然后在缝隙间填充棉絮。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