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割稻的速度!拿着镰刀开始割稻,金灿灿的水稻长势很好,稻穗压弯了腰一样,金黄的稻米颗颗饱满!
割稻子是个重复性的工作,只需要拿着镰刀一棵一棵的割,贺强是几个人当中割的最慢的,家里面大舅割的最快,没办法,他手掌大,每次下刀割稻,起码要连续割六七棵水稻才停下。
而贺强手掌最小,平时拿笔杆子的书生,手掌最小,两三棵水稻就把手掌挤满,两三棵后就需要停下来,把手里的水稻放在一起,然后再继续割,所以最慢的贺强被大舅和外公夹在了最中间,他慢了大舅和外公就帮他一点,这样就可以跟上大家的速度。
五个人摊开的宽度大概有六七米的样子,沿着这六七米一直往前割稻,割到稻田另一边田埂再摊开六七米的宽度往返割,就像z字形走路一样,覆盖着整块稻田!
早饭过后,大舅扛着打谷桶,贺强和锋哥抬着手摇式打谷机,外公用扁担挑着箩筐,大舅妈拿了一些固定打谷机的配件,大家说说笑笑的出门了!
这时代,打谷桶是民间较为古老的谷物收获农具,全国各地均有使用。打谷桶的制作常选密度较高c质地坚韧c质量较轻的木板制作,如泡桐树木c杉木c白杨树木等。谷桶用木板厚度约为25一3之间,木桶呈梯形体,底部面积约为2㎡,上部面积约3㎡,桶身高约70㎝,底部用两块粗大方木板制成滑板,利于在田地里推拉和将打谷桶竖立,重量在50一70㎏之间,常以一圆木或者竹竿(直径约7㎝,长约15米)作肩运工具,一个成年人即可扛走,一般老农可扛约1公里路程不用换肩。
由于家里就大舅一个壮年,他又力气大,所以最终的打谷桶由他搬运。只见他在打谷桶里面撑一根竹竿,肩膀撑着竹竿,整个人被打谷桶盖在了头上,扛着就走了。
而贺强两兄弟抬着的手摇式打谷机,大概六七十斤的样子,也是老古董了,传统的手摇式打谷机可以看到正面的磙子,上面均匀的布满了铁丝弯制而成的倒钩,就是用来脱粒的装置,使用人力手摇式带动滚轴高速转动,紧握熟了的稻子放到磙子上就能完成脱粒过程。
几人到了田间,大舅把打谷桶放到了田里,贺强两兄弟把打谷机安装在打谷桶里面,大舅妈拿着配件把打谷机固定在打谷桶上面,外公又把遮谷子的折子安装在打谷桶周围,防止打谷机脱粒时稻谷飞出打谷桶!
“勇子,你负责挑担,英子你负责割稻,强娃子和锋娃子你们两个负责摇打谷机,轮流摇”外公把工作分割完,大家各司其职,首先由贺强开始摇打谷机,表哥和大舅现阶段没事做就帮着大舅妈割水稻,外公负责脱粒。
“嗡嗡滋滋”打谷机嗡嗡作响,散飞的稻粒拍打在遮谷子的折子上哩哔哩声传遍田间,贺强和外公脱粒完一部分割下的水稻就需要把打谷桶往前推,这样可以让拾起被割下的水稻路程更近,提高效率!
当打谷桶里面足够装两个箩筐时,再推着打谷桶及其整套设备就很卖力了,所以要把打谷机停下来,把遮谷子的折子取下来,用铲子把谷子铲到箩筐里由大舅挑回家,倒在院坝里面,由外婆晾晒。前面和表哥说好了,每个人摇打谷机一担子谷子,轮流休息着摇。所以,在摇了一担谷子后,贺强甩了甩有些酸痛的手臂,拿着表哥递过来的镰刀割稻去了。
割稻是最轻松的活,虽然稻草有些刺皮肤,但是使用体力最少,不像摇打谷机那样用力,也不像大舅挑担子,两个箩筐加起来有两百多斤,稻谷由于没有脱水,满满的一挑担子特别重。
一整天下来,大舅要挑十多担,加起来就是两千多斤,当然,外公家里不会一天收两千斤稻谷,这两千斤都是没脱水的水稻,中间还夹着稻草,晒干后能有一半都不错了!
虽然大舅每天挑的多,但是得到的干水稻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