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去新校区(第1/3页)  红十字方队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个更大的新闻在学校里传开了,学校要成立分校,这就意味着会有一批人要到分校去工作。是真的吗?是的,市政府正在开发西郊,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吸引更多人去西郊去生活,配套设施就要先行准备了,市政道路、居民小区、供水、供电等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是硬件设施;科教文卫等软件设施,市政府也在积极推进,这些有一定的难度,西郊离市中心三十多公里,在那个还没有私家车的年代,谁愿意去?阻力很大。市政府想让军医大成立分校,主要是看上了学校的附属医院,军队一声令下说搬就搬,省却很多麻烦。军医大当然也愿意,市中心的学校建于五十年代,地方狭窄,越来越难以适应学校的发展,多一个校区,就多了发展的空间,而且新校区的基建设施大部分由市政府出资建设,这是多大的好事。

    学校召开了几次党委会,基本形成了统一意见:一、二、三年级和延安医院搬到新校区,其余仍然留在老校区。方案定下来,规划和建设就体现了中国速度,市政府各部门联合办公,力争让校区和医院在下学期开学即九月一日投入使用。

    接下来就是确定人员,学校也很头疼,很多人的生活基础在市内,搬到郊区面临很多实际困难,军人也是人,有老有小,有家庭,不能粗暴用行政命令。为了吸引广大教职员工主动报名,学校承诺凡是符合条件的到分校都能解决一套公寓房,这下子报名不少,但是还是不够。只能做老同志的工作,让他们发扬风格,而且新老校区之间每天都发班车,可以回家。新老同志加一块,人数勉勉强强够,缺少的再慢慢想办法。

    我们的司琪呢?直接找到陈副主任,想去新校区。一是想换换环境,虽说和办公室同事的关系有所缓和,但是心里多少还是有点疙瘩;一是想解决一套公寓房,毕竟队长和教导员都住的够紧张了,自己和奶奶还占了一间房。现在教导员已经怀孕了,马上就有小孩了,以后就更没法住了。但是自己还没有结婚,并不符合分房条件,所以希望陈副主任考虑她的实际困难,能有房剩下的,给解决一套。陈副主任因为上次的事还心存歉意,这次当然去和学校积极争取。这次司琪和谁都没说,她觉得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主了。

    不久,分配到新校区的人员名单公布了,同时公布的还有公寓房分配排名。按照设计规划,公寓房是两栋高层,一共有588套住房,而符合条件的人数,学校和医院加一块,一共是520人,司琪当然是最后一名,在备注栏里写上了烈属,有老人需照顾,这个情况学校里一般人都知道,没有引起什么争议。

    在办公室里,赵莉对司琪说:“你真要去呀,这么远的郊区。”在她看来,为了一套公寓房去荒郊野外,不值得。

    “是呀,低年级都搬过去了,我是新人,只能从低年级教起。”

    “以后就不在一块儿工作了。”

    “虽说是两个校区,但是还是一个系,以后还会经常在一块儿。”

    “司琪,以前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可别往心里去。”

    “过去的事了就过去了,人在一起,哪有不磕磕碰碰的?别放在心上。”

    这个时候,电话铃响了,是赵志伟找司琪过去一下,司琪只好放下手头工作,到赵志伟的办公室去。

    罗芸这个时候已经有五个月的身孕了,肚子已经有点大了,走路都有点步履蹒跚,但现在还得上课,只是坐着讲的时间多些。刚下课,罗芸想到赵志伟的办公室休息去。刚走到门口,就听见赵志伟在那里发脾气,“你怎么不跟我们商量,你们搬出去了,别人怎么看我?”还有人在里面哭泣。罗芸赶紧走进去,是赵志伟和司琪,罗芸已经看到过公示名单了,也看到了司琪的名字,她知道赵志伟干什么发脾气。

    “赵志伟,你干吗呢!”罗芸用眼神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