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回 政治风波 一场拉拢(第1/2页)  权力暗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徐州战事继续激烈。

    唐帝李温也忙得不可开交,不过他忙的不是徐州这茬,而是嫁女。

    十年前,那个在李温登极之前口吐“活得”箴言的小女孩李梅灵,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这些年来,梅灵一直是李温的心锚,每每勾起他长长的涟漪,忆苦思甜,感恩现在。李温将梅灵百般宠着c万般呵着,将她当成“活菩萨”供着。

    在李温心里,梅灵就是他的贵人,指不定哪天,上天又会借着她的口再来一个上天昭示,箴言之类的。

    仙女下凡也好,菩萨化身也罢,人间自有规则,女大不中留,李温还是决定将爱女风光大嫁。

    在皇家的社会里,嫁女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

    选中的驸马大爷因在一场的机灵表演,进入李温法眼。

    事情要从865年说起。

    当时,南诏侵犯唐境,唐廷从各地调军救援,但外来的士兵却因水土不适大量死亡。

    为破解这一问题,唐廷宰相首辅杨收提出了一个重大军事方案:建议在江西储存军粮,招募强弓射击手三万人,支援岭西的军事行动,并设立镇南军区。

    在南诏军事行动如火如荼之时,这样的建议是非常有建设性的。李温批准。

    以杨玄价为首的宦官集团也没多想,没加干预,这个事情就通过了。不过,后来杨玄价转念一想,觉得事出跷蹊,便派人暗中调查。

    因为杨收是他在宰相班子的代言人,此人也是因为他才得以一路飙升到宰相。可是,这么重要事情,杨收私下却没有和他交过底。

    调查出来,吓得一身冷汗。

    新建镇南军区的第一届长官叫严撰,这人由本地派桂林管区司令员直接升任,表面平淡无奇。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人居然私下和杨收有联系。

    这样的话,这个事情性质就变了。存军粮,招军士,设军区,立即被解读为暗中培养军事势力,所谓抗击南诏只是幌子。

    宦官头头杨玄价大怒,现在还拿捏不准,这个事情李温到底有没有参与。

    如果这是杨收和李温在唱双簧的话,那问题的性质就更加恶劣。“封疆大吏宰相首辅皇帝”,这个是什么样的配置,又意味着什么,宦官集团心知肚明。

    出于保险起见,杨玄价决定先把中间这关键一环去掉。

    很快,杨玄价将杨收调离权力中央,贬职去浙西。又暗中命人收集杨收的犯罪证据,准备铲绝。

    同时,杨玄价加强对李温的密切监控。

    这段时间,皇宫没什么异样,李温如往常一样,该玩玩,该吃吃,该乐乐,除了每月大摆筵席,每天沉浸在音乐c玩游戏和吃喝饮酒中。就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相当随性。

    在确认一切还处在自己的监控下后,杨玄价这才放松了警惕,心才稍安。毕竟换个皇帝成本极高,弄不好更有大权旁落的危险。

    实际上,这是李温见风头不对,在装孙子!

    当了近十年皇帝后,三十多岁的李温也开始有点想法。虽然整个朝政仍是由宦官集团说了算,但具体到宰相的执行上,还是有不少空间。

    只要皇权和相权重新结合起来,未尝不可能和宦官抗衡。想到这里,李温心惊肉跳。

    李温想象力非常丰富,走了一条最近的,也是最危险的路,拉拢杨收!

    杨收,虽贵为当朝首辅。但是依附宦官集团,名声狼藉,当时的名人都看不起他。史载,杨收知情达理,擅长吟诗作对,勉强也算是个文人。

    文人都死要面子,对于自己的处境,杨收的内心是撕裂的。

    而这种撕裂却为唐帝李温所洞察,并趁机抛出了橄榄枝。

    杨收要借李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