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东晋——孙泰传(第1/2页)  败寇列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戊戌)

    琅琊人孙泰举起了反抗东晋的起义大旗!

    孙泰出生琅琊孙氏,在永嘉南渡之后,渐渐成为了南方的大族姓氏。

    当然,孙泰的大族姓氏靠的不是门阀出身,而是宗教传承。

    若说起孙泰家族的宗教传承,那还得追溯到西晋八王之乱时期。

    当时孙泰的祖先孙秀就是一位虔诚的五斗米道徒,不仅如此,这位仁兄还是八王乱政的直接参与者。

    孙秀,字俊忠,西晋赵王司马伦身边的马匹精,曾经靠着拍马屁成为了赵王司马伦的心腹。

    这位仁兄虽然信奉五斗米教,但却丝毫没有与世无争,忘身外物的精神,他当政的时候,不是进谗言就是搞阴谋,属于是一个典型的搅屎棍。

    可当时的赵王司马伦正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搅屎棍。

    所以孙秀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赵王司马伦身边的红人,并且得到了司马伦的信任。

    当然,历史的经验再次告诉我们,马屁拍的再好,如果没站对队伍,照样玩完。

    很明显,孙秀正是这样的一种人。

    在孙秀折腾朝廷折腾的差不多的时候,有人站出来收拾了他。

    就这样,孙秀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当然,孙秀是死了,可孙家继续传承五斗米的使命却没有因此终结。

    可能连孙秀自己也想不到的是,在九十多年之后,他的后人将会继续秉承他的使命,不知疲倦的继续折腾司马家族创建的王朝。

    而这位在九十多年之后继续给司马家族出难题的琅琊孙氏后人正是孙泰。

    孙泰虽然出生宗教世家,但是他的五斗米教技术却是师从别人。

    当时孙泰拜一个名叫杜子恭的人当了老师,好好学了学五斗米的技术(史书中称之为妖术)。

    不得不说,孙泰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在学习方面,他深得老师杜子恭的真传,不仅能融会贯通,招揽大批信徒,而且还能举一反三的想到靠五斗米的本事去造反。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起初的孙泰在学到本事之后,还是没有想过造反的,毕竟,这是掉脑袋的事情。

    可孙泰虽然是没造反,但依旧有人看他不爽。

    这个看孙泰不爽的人就是东晋的股肱之臣—王珣(此人和王羲之是同族,也是极其有名气的牛人)。

    为了防微杜渐,孙泰的五斗米教自然成为了朝廷重点防范的对象。

    王珣当时为了国家安危,将孙泰这个潜在的威胁流放到了广州。

    因为在当时广州这种地方基本属于是蛮荒之地,就算孙泰搞传销拉拢人的本事再大,也在那里成不了太大的气候。

    就这样,孙泰被哄走了, 王珣也安心了。

    可就在王珣还没有把心放到肚子里的时候,一件让他意想不到,同时也让他颇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孙泰居然回来了,而且还是被自己的同僚召集回来的。

    更让王珣想不到的是,孙泰居然当官了。

    这个给王珣出难题,唱反调的同僚正是东晋的另外一位重臣—王雅。

    王雅,字茂达,东晋孝武帝时期著名的朝臣,史书记载他“有识之士称其知人”,也是一个眼光很独到的名臣。

    虽然有识人之能,可终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王雅当时之所以向孝武帝司马曜推荐孙泰,很大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想要让晋孝武帝改改嗜酒贪杯的坏习惯,多多学学修身养性的方子。

    就这样,孙泰被流放还没有一段时间,就被朝廷特聘回来担任了皇帝的御用营养调理师,而且做官一直做到新安太守。

    虽然孙泰被朝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