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东晋——卢循传(第1/11页)  败寇列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壬寅)令东晋惶恐不已的孙恩选择蹈海而死,一时之间,起义部队面临分崩离析的境地。

    他们就好像是一群即将要下岗的职工,对未来的前途陷入了一片迷茫。

    这些人虽然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可是他们赶着造反的大潮,过了几天富贵日子,自然是不会愿意再回去种地的。

    因为从贫到富容易,从富到贫就比较难了。

    没人愿意回去再忍受繁重的赋税徭役,也没有人愿意就此放弃追求富贵。

    所以当时起义部队中一些人就开始寻找新的领袖,以期能够带领大家继续过富贵险中求的生活。

    在挑来挑去之后,一位野心更大,能力更强的人被推举为了新的领袖。

    他就是卢循。

    卢循,字于先,小名元龙,范阳涿郡人,一位比孙恩野心更大,求生欲望更强的人。

    卢循出生名门,祖上是东汉末年讨伐黄巾的名儒卢植,此外他还是司空从事中郎卢谌的曾孙,这样的家庭身世,很难想象到他能和造反牵扯到一起。

    更让大家想不到的是,卢循还是一个杰出的书法和棋艺大家,然算不上一流,但也算是杂糅百家,自成一派。

    卢循年轻的时候,长得是神采飞扬,才能出众,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当大官的好苗子。

    可谁又能想到卢循以后会成为让东晋头疼的大刺头。

    其实在很早之前,一个叫惠远的和尚就给卢循相过面,说他虽然神采奕奕,但是却心怀不轨,包藏祸心。

    的确,卢循很有才,可他也不是一个甘心屈居人下的人。

    在孙恩起义失败之后,起义部队推举他担任领袖,除了他有过硬的家庭身世之外,还因为他和孙恩有姻亲关系。

    他是孙恩的妹夫,那么孙恩一死,造反事业理应由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来接替。

    卢循接过了孙恩的造反大旗之后,并没有学孙恩继续骚扰沿海周边,而是踏踏实实选择接受朝廷的招安。

    当时朝廷因为孙恩动乱,元气大伤,再加上荆襄的桓玄与朝臣司马元显争权夺利,且心怀异志,大有篡晋自立的倾向,所以朝廷为了安抚民众,并没有对孙恩的起义部队进行赶尽杀绝。

    因为卢循是新的造反领袖,所以当时朝廷为了先稳住这股不安定的因素,封卢循担任了永嘉(位于今浙江温州市永嘉县)太守。

    永嘉在当时属于是东晋的重要郡县,而朝廷特意任命卢循担任永嘉的太守,其用意非常的明显。

    可卢循并不是傻瓜,虽然永嘉郡地理位置优越,但因为自己姐夫孙恩连续多年的袭扰,永嘉当地的百姓早就十室九空了,朝廷看似好心封赏这样一个郡县给自己管理,其实也有防备自己的意思。

    所以面对朝廷的封赏,卢循并没有推辞,当即决定接任永嘉太守。

    接任是接任了,可卢循并没有按照朝廷颁布的法令好好在永嘉履行自己的职责,而是继续干着打家劫舍的买卖。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卢循之所以选择继续走孙恩的老路,并不是因为他想继续学孙恩,而是因为当时三吴地区的情况十分的恶劣。

    自孙恩动乱之后,三吴地区发生了大饥荒,会稽八郡的人口缩减了十分之四,像临海,永嘉等郡县的人口因为长期的动乱和袭扰,基本上已经变成了空城。

    更为哭笑不得是,这些地区的富户土豪,为了不让自家的财宝落入别人之手,个个都怀揣珠宝,死死紧闭住自家大门,最后竟然为了保住财宝而被活活饿死。

    好一个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当年五月,卢循带兵从临海进攻东阳,当时的太尉桓玄当即下令派遣抚军中兵参将刘裕前去带兵征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