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不止八百里的天音山山脉,刚好就坐落在月茗湖的湖畔边,位于整个杭城的东北方,离市中心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避开了城市最喧闹的车水马龙,这里不仅风光秀丽,而且环境清幽,有一种古朴自然的味道。云山雾罩,风影徘徊,一棵棵参天的古木高高耸立在山路的两边,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缥缈的云峰深处,仿佛连接到了天尽头。
上山的路是一级级青石板铺就的蜿蜒石梯,上面有落叶c有松针,还有新鲜而带着芬芳的泥土气息,清脆的虫鸣鸟叫声不时传到周桐雨的耳边,顿时令他产生一种无比亲近和轻松的惬意,仿佛置身于脱离凡俗c漂浮于云端之上的仙境一般,彻底空灵自己的身心,几乎与整个天地融为一体,无我c无他,不生c不灭,无垢c无净再也没有了外物的束缚。
山顶之上是望月岭,山脚下正对着的是一眼看不到边的月茗湖,此刻的周桐雨和朱雨荷两人,全部两手空空,一身轻松地站在天音山山脉的一处山脚下位置。这个地方离湖畔只有几十步远,斜对面正是一座传承了千年之久的拱形石桥,或者说是石堤,贯穿了整个湖泊的东西走向,包括远处的湖岛c山,总共绵延了十几里的路程,不可谓不壮观。
东方升起的朝阳才现出没多久,就依稀可见石堤上三三两两的人影,或是游湖c或是散心,迎着霞光的脸庞处处洋溢着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沿着青幽古朴的石梯拾级而上,一道道厚重而沧桑的气韵迎面而来,这是久经风雨之后的沉淀,也是历史年轮之下日复一日的感悟和底蕴,没有人会怀疑此地的古老,也不会有人感受不到周围万物的天地灵气。即便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世俗百姓,哪怕是从没有接触过任何修炼道术的人,也能像此刻的周桐雨他们那样,天然生出一股无比虔诚的信念和慧心,只想放开怀抱地走进云山之中,只为瞻仰此山此树c甚至这里的一花一木。
上古圣贤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与心向往之’,这种境界和追求恐怕也莫过如此。
可堪仰止的高山在前,天然就能令人生出一种向往,这就是山之德行,可与日月争辉,与天地齐名,这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法门和境界,不过只可细心体会,却无法用具体的语言传达。
从站在天音山山脚下的那一刻起,周桐雨就感受到一股来自上古时代的浓厚底蕴,这种气势就像是修炼到一定境界的大神通者c大愿力之人自然而然展现出的某种气质或者气势。山之势,虎踞龙盘,静而后有大仁;水之势,以无常行,动而后生灵韵。
不动如山,灵活如水,这即是物道的智慧,也是天地精华的本性之所在,不以人为的意志为转移,不因时代的意念而变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本性不变,方可源远流长,在千古之世中沉淀出让人自觉景仰的气势,这就是周桐雨此刻真真正正感受到的一种天地山川中所包含的无上大道。
这种大道看似不起眼,如果不仔细体悟的话甚至还难以察觉,因为太过沉寂c毫不张扬,显示出山的深沉和磅礴。大道不言,而有至宝,这就是对它最好的写照。
虽然时间尚早,但这段上下山必经之路还是有几个过往的路人,尽管都是萍水相逢,擦肩而过,但彼此之间总能凝聚出一种惺惺相惜之感,这是对大道的共同追求,也是心有灵犀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效果,懂的人不用说任何话语都能懂,不明白的人即便做再多的解释也不过是枉然。
想通了这一点,就算是彼此之间一个简单的眼神,一个微不可查的动作,都能够表达出延绵不断的意境,这是心之力,也是对道理彻底了悟之后的一种纯粹,如拈花微笑,若睁眼闭眼,无不可表达出一种至高无上的心念道理,可以轻易分辨出哪些是真正的知己,哪些又是虚与委蛇的假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