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章 降兵(第1/2页)  1681海上升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什么?我正红旗一共才两万三千旗丁,一仗就打掉了万余人?”康亲王杰书攥着拳头重重砸在紫檀木桌上,眼中寒光四射,“他想干什么?他想削弱旗主,想将各旗权力交给都统,最后全归他自己。”

    “阿玛”杰书十七岁的长子尼塔哈小声道:“战报还未读完,正白旗也全军覆没,还有镶白旗的蒙军旗叛叛变。”

    正白旗是康熙亲领的上三旗,它也全军覆没,看来确实不是康熙玩的手段,但这个消息让杰书更加震惊。他几乎要站不稳,许久才跌坐在圈椅内,喃喃道:“正白旗也明军实在是贼军,贼军实在是,实在是”

    “阿玛,我们不是满万不可敌么?汉人一直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啊,怎么会有这样的惨败?”

    “那不过是自夸,世上从未有战无不胜之军,重要的是能否从失败中再度崛起。满万不可敌说的是南宋时候的女真。女真,我们叫做诸申,这是汉人对我们的蔑称,意思是众多的猴子,他们自视甚高,本族之外都算不得人的。大英明汗天聪九年就废除了诸申的叫法。我们比女真人更强大,江山会更长久,女真最强不过半壁江山,最后还被蒙古灭族,实乃不祥之人,配不上我族。”

    尼塔哈疑惑道:“那为何我们会打败仗?”

    杰书叹气道:“因为我们人少。我朝兵将八十余万,然而能抽出来奔赴辽东战场的才多少?二十四万。其他人呢?在监视汉人老百姓。动不得,走不开。更别提这八十多万人马中满洲人连零头都不到。”

    想到此处,杰书愈发暴躁起来,“当初本王要招降郑家,仿朝鲜例,许其蓄发称臣,结果被弹劾一通,说本王畏敌如虎。也不想想,那郑家是个什么人。本朝开国,一共折损将佐三百二十四人。死于袁崇焕之手的九人;死于江阴逆民之手的七人;死于史可法,何腾蛟,马世英之手的六人;死于刘文秀之手的十七人,基本都是三品以上的高级将佐;死于李自成之手的也是十七人,不过都是正四品以下的低级军官;死于李定国之手的六十六人,其中和硕亲王一人,同亲王礼郡王一人,伯爵一人,子爵一人,男爵七人,轻车都尉十四人,都统一人,护军统领二人,副都统四人,护军参领十人,王府长史一人,一等侍卫五人;死于各地逆民之手的五十人。”

    “死于郑森之手的九十一人,仅三品以上的八旗将佐就有二十四人。第二次厦门之战,是我朝开国以来伤亡最重的一次,两白旗家家戴孝,境况之凄惨令人咂舌。这下可好,他孙子更难制服。郑芝龙祖上福德实在深厚,做了这么多孽,儿孙却都是孙仲谋一般的人物。”

    杰书眯起眼睛打量着尼塔哈,在心里比较了一番,不禁十分失望,这个儿子连那麻子脸皇帝都不如。他感慨道:“郑森,人人都想要的嫡长子,郑克臧,人人都想要的庶长子。好在郑森有唐太宗的能耐,却没一个唐高祖的老子。唐太宗只需考虑打仗,郑森却要将政治c军事c财政面面俱到的料理好。若唐高祖真的投降了突厥,本人跑到大漠作龟孙,晋阳的军队和财富都拱手交出,让唐太宗带着少数亲信逃到河中,再开始一步步反攻,依本王看,也未必会做的比郑森更好。说到底,我朝运道实在太好,但能一直这么好么?本王认为见好就收才是上策,有何不妥?”

    杰书越说越气,“若以安抚为上,想必这郑克臧不至于狗急跳墙,朝鲜王不也一直安安生生打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么?非要往死里逼,非要人剃发,郑芝龙父子十一口死在咱们手里,郑森的老娘也被咱们糟践了,连郑森给他娘铸的金像都被咱们抢来融了,深仇大恨莫过如此,一点儿退路都不给,人能不急眼么?裕亲王这么个敦厚的皇子不立,非要立”

    尼塔哈急忙制止道:“阿玛!”

    杰书瞥了瞥眼睛道:“他能不能活着回来还两说,就算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