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0章 升官发财(第1/3页)  1681海上升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万延九年八月,礼部训学司太学生离开承天府去各处赴任,同时带去了明朝新的官吏品级俸禄以及爵位制度详解,告知归化国人,鼓励他们为新朝出力。

    其实明朝明面上的俸禄并不低,按照洪武二十五年的规定,从九品每月都有五石大米。根据嘉靖年间《长沙府志》的记载,上上等田每亩产稻米三石,上等田两石五,中等田两石,下等田一石。如此算来,若平均亩产量两石,九品小吏一年的俸禄便抵得上农民耕种四十亩田地,因为还有十分之一的田赋税。而官吏有赋役优免的特权,逢年过节有额外赏赐,退休还享有致仕俸禄。从账面来看,明朝官吏的俸禄即使不多,但也不算少。

    导致明朝官吏俸禄微薄贪腐严重的根本原因是折色。

    所谓折色,便是将俸禄中的稻米折算为其他实物,此过程中,官吏的实际俸禄就极大降低了。禄米折为宝钞,宝钞不断贬值;折为绢布,折价是市价的数倍甚至十倍;折为苏木胡椒等奢侈品,不见得能卖出去。

    海瑞清廉,身居高位,老母亲过寿买两斤猪肉都能成新闻,可见俸禄之低,当然,海瑞在全家省吃俭用的情况下还纳了两个妾也是导致他入不敷出的原因。但凭心而论,海瑞都做到右佥都御史了,正常俸禄纳两个妾室就吃不饱饭,也是不太正常的。

    清朝则选择延续明朝的低俸制度,甚至比明朝更低,一品官岁俸银一百八十两,稻米一百八十石。而清朝中期的白银购买力只有明朝中期的四分之一左右,一品大员的俸禄连明朝乡间土财主都不如,因此官吏腐化更为迅速,雍正进行养廉银改革也无力回天。

    明帝国废除了折色制度,改用金银币下发俸禄,把洪武二十五年的账面俸禄变为了现实。

    正一品月俸一百五十元,从一品月俸一百四十元,正二品月俸一百三十元从七品月俸二十元,正八品月俸十元,从八品月俸七元,正九品月俸六元,从九品月俸五元。

    养廉银为岁俸银的十倍,正一品就是一万八千元,从九品也有六百元。

    明太祖对贪腐深恶痛绝,将贪官扒皮示众,但仍然不能遏制腐败。当官吏收入太低时,他对风险的偏好就大,愿意冒风险去获得违规收益;当官吏收入较高时,他对风险的偏好就明显降低,再配以严厉的监管,让贪腐的成本翻上数倍,使官吏对风险更加望而却步,从而选择稳定的正常收益。

    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既然正常工作能够获得不菲的收入,何必去虎口拔牙呢。

    更可怕的是,在一个烂透了的环境中,海瑞这样的清官是无法生存的,黑色的浪潮会让所有人变成黑色。清官的势力至少要能和贪官对抗,才有拨乱反正的机会,否则,只能堕落到底,即使是皇帝,也会被拖入旋涡中不得脱身,最后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着帝国沉沦。

    而一个官吏若丧失了原则,就不会有下限。既然都是死,贪多贪少有区别吗?贪多一些还能打点分润上官保命呢。

    除了俸禄,做出贡献的官吏还能受封勋爵,勋爵也有年俸银,加在一起不是个小数目,足够富贵荣华一生了。明帝国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面子工程,承认并鼓励世俗的欲望与虚荣,合法即是高尚,升官发财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理想。

    文勋十二级:正一品左c右柱国,从一品柱国;正二品正治上卿,从二品正治卿;正三品资治尹,从三品资治少尹;正四品赞治尹,从四品赞治少尹;正五品修正尹,从五品修正庶尹;正六品协正尹,从六品协正庶尹。

    武勋十二阶:正一品左c右柱国,从一品柱国;正二品上护军,从二品护军;正三品上轻车都尉,从三品轻车都尉;正四品上骑都尉,从四品骑都尉;正五品骁骑尉,从五品飞骑尉;正六品云骑尉,从六品武骑尉。

    勋位世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