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一十六章 除夕(第1/4页)  佳肴记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除旧迎新,岁岁平安。

    汴京城沉浸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深宅后院,大街小巷随处可以见到喜庆热闹的景象,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最高兴的就是孩子们了,他们跑着跳着,一点也不怕冷,一串串银铃一般的笑声在街头巷尾响起,阵阵炊烟升起,空气中传来了饭菜的香味儿,美好的一切,似乎都因为一个日子汇聚在了一起。

    除夕的傍晚,便是吃团圆饭,祭祖的时候了。

    古人把祭祀祖先这件事,看得很重要!每逢春秋,年节,又或是家族中发生大事的时候,都要在祖宗的灵位前叨叨几句。好像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安心似的。

    古人的孝顺,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刻在骨子里的。

    周佳瑶对此深有感触。

    前院的正厅已经装点好了,祖宗们的牌位也都摆在了中堂画相下面,底下放了供桌,供桌上有高足瓷碗,里装着鱼肉碗菜,糕饼瓜果,自然也少不了香炉。

    周幽带着家里的老少,给祖宗上香。

    年三十祭拜祖宗,不比开宗祠。

    女眷也可以参加。

    周幽以大家长的身份,带大家向祖先烧香跪拜,祷告。

    他默默的将手中的香插到三足的青铜挂耳香炉里,仪式才算是结束。

    挂在廊下的八角羊皮灯微微摆动着,窗台上的君子兰身姿摇曳,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正厅里,一共摆了两张桌子,男女分席而坐。两张桌子中间,摆了一张八开的紫檀木蜀绣屏风,这屏风以春夏秋冬为题,用双面绣功绣了四季美景,不论用料,做工那都是一流的。

    为了今天晚上这顿团圆饭,宋氏特意让林氏拿钥匙开了库房,把这个屏风给搬了出来,老太太非说这屏风上有迎春花,有腊梅,红红黄黄的好看,应景。

    林氏倒觉得,这屏风摆出来,有些碍事儿。一家人嘛,在一起吃年夜饭,图的不就是团圆嘛?可是非要在厅里摆这么个东西,大伙都面儿都见不着,这个年过得还有什么意思?

    可这就是大户人家的规矩。

    周幽作为周家的大家长,今天显得格外高兴,一向不苟言笑的他,脸上难得露出了几分笑容。特别是看到嫡长子,孙子们的时候,眼里的笑意就更浓了。

    “今天是除夕,咱们一大家子人第一次坐在一起过年,好,真好。”

    周玑和周珂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要知道他们哥俩在老爷子身边这么些年了,可从来没见老爷子这么高兴过!

    想想也是,虽然那周瑾处处不如他们(两个人自以为是),但是架不住人家能生儿子啊!老头子最怕什么?还不是怕周家的香火断了?如今他不但找回了嫡子,还一口气找回来了五个孙子,也难怪老头子整天神清气爽的,像吃了大补丹似的。

    唉,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该说的话呢,认亲那天我已经说过了,我只希望,咱们全家人能好好的在一起,你们兄弟三人能抱成团,把周家发扬光大,让周家后世的子子孙孙们,都能成为国之栋梁。”

    “是,爹!”

    “是,爹!”

    周幽十分高兴,大手一挥道:“开饭。”

    众人这才动起筷子,起吃年夜饭来。

    虽然隔着一道屏风,但实际上女眷那边也能听到周幽的话。

    宋氏对周幽的喜悦不以为然!

    如果他们的儿子是个不提气的,如果他们的孙子都是普通乡下小子,那他还会这么高兴吗?

    他是看到了几个孩子的未来,同时看到了周家的未来,所以才会这么高兴。如果孩子们都是平庸的,他恐怕又是另一个态度了。

    江氏,程氏,都是第一次跟宋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