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乖孩子(第1/2页)  我的凉白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是个乖孩子

    打小我的长辈们就叫我做个听话的好孩子,好像听话这个词和好孩子是天生一对似的。无论什么事儿,只要你听话,你就是好孩子。我就是在这样的原理里长大的乖孩子

    读书那几年我也用这样的条框来框范自己的行为,永远听老师的话,老师说什么是什么。脑子像注满胶水的水桶,粘稠的脑子已经让我无法分辨老师的哪些话是对的,哪些话是错的。眼里看到的真理都是老师们张开又闭合的说个不停的嘴巴。听到的真理都是混合着老师唾液的高空电波。老师表扬我,我就笑。老师批评我我就情绪低落。要问我说伤心过吗?我告诉您,伤心也会有,但从未因为学习而伤心。我在读书时代表现的情绪低迷决大多数出自老师对我的施压。老师们会为了班级的整体分数,对我以找家长为可怕的蓝图,让我用功努力,再罚我多做些功课。我是个脸皮厚实的穷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自嘲。我对于这种惩罚无外乎是闹心。别人抄写一遍我得抄写三遍。别人下课放学回家了,我却得在老师办公室背课文。这招儿我最恨了。作业留那么多,还让我在学校背课文。回家我只能编个好听的理由了。我们那时候经常流传要减负的传言。我应该是最需要这项政策解救的孩子。我真忙,真忙。我在那时养成了一个古怪的习惯。平时只要一提公布考试成绩我就会想上大号。每当我便秘或临近上学出门前,我都会幻想一次大考试后老师即将公布分数时紧张的气氛。这时随着心跳加快,我的便意也如约而至。我真是古怪我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就连上厕所都是有老师的指令方才执行。

    我读书那几年最羡慕那种“天才少年。何为“天才少年”。他们上课睡觉,平时人前一副吊儿郎当一副睡不醒的样子。上自习时他们都在睡觉。学校里他们除了疯玩就是睡觉。可是一考试,他们就名列前茅。我羡慕他们,他们多半出身富裕。学校只是他们的一个秀场。或许他们从未打算指望从学校学到点什么。那时流行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里面那个流川枫就是这类人的形象代言人。老师其实心底更偏爱这类学生,教起来既方便又不费心力。可是多数孩子都很愚笨,老师们终日也就只有忙碌不停。老师见到我这类听话但奇笨的学生也只有一声叹息的份了。

    我是个乖孩子,因为我听长辈的话,我对于乖这个字在长大后是极端厌烦的。因为他让我失去了自我。老师们的教诲我是报以感激的,可迷失的自己总是在谩骂自己。我只能两面调解,这应该怪教育体制吧。也许只有把学生们从分数的牢笼里解放出来的,我们的老师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因才施教,我们这种又笨又乖的孩子才有找到内心真正的彼岸。

    读书是好事,但有时你也会失去一些。失去原本的单纯。随笔就是这样好,没有框范。永远可以回头看,又可以往前走。想到什么写什么,今天的心情下着雨,文字便有了雨天的潮湿气。明天的心情阳光灿烂,文字便带走阳光晒过的味道。文字最大的作用莫过于塑造读者的人格素养。我这话说的有些大,我的脸皮真是越来越厚了。厚的可以当棉被了。我这两笔字儿竟然扯到宇宙大道上去了。我的无耻思想真是这么想的,这和我小时候经常暗恋漂亮女孩如出一辙,都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净干那些不着调的事儿。好像自己是蜘蛛人,想往哪跑,手一挥,弹出蛛丝纵身一跃就成。我想不想当官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总要有点大目标,大的追求。我喜欢余秋雨老师的文章,因为他文字的视角之大。不是普通文人所能达到的。在老师的文章里每一个字都重如千斤。一篇文章读后除了大快人心外更重要的是回味,是一种来自遥远岁月文化的沉淀力量。我最崇拜的作家非秋雨老师莫属。我希望自己也会像秋雨老师那样做一个成功的用文字雕刻文化的朴素行者。我想说分数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考察手段,成长的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