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未雨兴水利 兄弟会源州(第2/6页)  去来无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微风中摇荡,堤坝的向阳处已经长出了星星点点的新绿。平静的江面上,绿水悠悠。有几条小船缓缓驶过,从一片云驶向另一片云。长篙过处,点破水中天。水天一色的远方,有水鸟在晴空中划过,没入远方滩涂的芦苇中。谢桥正看得出神,忽听得几声清脆的莺啼,两只黄莺流星一般从身边的高柳上飞起,飞远了。

    竹萍的春天悄悄地来了。

    竹萍江是扬子江下游的一个中等支流,蜿蜒曲折,流经广阔的江南大地。竹萍江在这里转一个弯,把竹萍城拥入怀中后,又迤逦而去,和另外几条河流一起,在距离竹萍百里之外,汇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由于这一段地势开阔,水流平缓,竹萍深得舟楫灌溉之利,成了鱼米之乡。

    竹萍从一个个小作坊开始,慢慢聚集成小镇,又发展出上下城,除了仰烟花技术之外,竹萍江的舟楫之利也功不可没。竹萍江长期以来比较温顺,虽然小型水灾时有发生,大灾并不常见。竹萍当地的堤坝还是年久失修,有些地方已经残破。谢桥决定,先小规模维护堤坝,集中资金和力量开通引水渠,待异日竹萍经济恢复,再陆续修缮竹萍江大堤。众人纷纷附和,边走边议。

    原来,经过这些年积累,竹萍形成了稳定的工商士绅阶层,他们发了家,在下城建起了私家大院,在周边买了田地,完成了从小手工业者到富人和士绅的转变。年前的大爆炸,让他们感到非常不安,急切需要有效的财富保障手段。谢桥的思路正和他们的意愿。有了竹萍大户士绅的支持,谢桥的水利计划推行得顺风顺水。

    转眼就是阳春。这一天,碧空白云,艳阳高照,微风送爽,是个难得的好天。谢桥公务之余,抽出身来,找来一条船。他让人在船上备好酒菜c茶水和点心,让虎子去请可可和澄湘公子江上一游。

    不一会儿,人到齐了。众人上了船,船家起锚而出,向江天一色处缓缓而行。可可的身体差不多全好了,在院子里闷了一个冬天,骤然来到空阔的竹萍江面,顿觉心旷神怡。正是江天一碧,晴空万里。各种水鸟在水天一色处翱翔鸣唱,片片帆影在波光里去去来来。晴川历历,两岸杂花生树,姹紫嫣红;芳草萋萋,汀洲蒌蒿满地,栖鹭盟鸥。微风拂面,春的味道丝丝缕缕,沁入肺腑。

    可可开心地笑了。她这微微一笑,正是这幅春江画卷的点睛这笔。那一刻,整个世界都春光明媚,万物生晖。

    箫声适时而起,悠扬婉转,意韵幽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跳跃,滑翔,像鱼儿跳波,一会儿又像一只高鸟,投云而去,在碧天白云间写下一行诗句。竹萍路上至今,变故频生,三人经历了太多的人间悲喜。此刻,置身这江南春色里,仿佛置身一个不愿醒来的梦。

    小船转过一处汀州,忽然有薄雾一般的雨丝飘来,落到人的身上脸上,清清凉凉的,还带着一缕清香。可可来到船边,伸开双手去捧那若有若无的雨丝,一低头,看到江水中有桃花流去。抬头眺望,前方不远处,一带桃林灿若云霞。船工说,桃花湾到了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新荷如盖,绿树荫浓。这一天谢桥正在衙门里忙着,澄湘公子和可可一阵风似的走了进来。谢桥大喜,赶紧起身相迎。一聊起来,谢桥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原来,澄湘公子久居竹萍,其他地方还有许多事要办,准备到中原一行。可可身体痊愈,也想家了,正好和澄湘    公子同行。谢桥虽说舍不得,也知道这是实情,只好祝他们一路平安,盼望他们早日回来。

    澄湘公子提出,绕路去一次谢家铺子,到母亲的坟上拜祭,让谢桥暂时把澄云剑交给他。谢桥欣然同意。

    一个风平浪静的早晨,谢桥和虎子来给澄湘公子和可可送别。二人静静地立在长亭下,远处,是澄湘公子和可可跃马而去的身影。

    一个月后。一个月影迷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