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天竺战记(1)(第1/4页)  楚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原本应该在这一年驾崩的大唐太上皇李渊却依旧活的好好地,不仅活的好好地,而且走囚禁了他九年的大安宫里走了出来,并离开了长安城,这要得益于他最钟爱的那个小皮猴儿,没有那个小皮猴儿出力,李渊也许撑不到现在

    老李头在抵达昆明的时候,恰好李宽准备出兵天竺,李宽在安置好了老李头之后,就全身投入了征讨天竺的事儿中,这年的初冬,李宽正式下旨“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孤今日谕旨:大楚王师,堂堂正正,奉天应命,唯受孤遣,只诛不臣,只讨不义,只伐无道,若臣服于孤,谨守道义,躬行华夏之治,四夷诸国,王师秋毫无犯!坦尼沙国国主曷利沙,多年以来,对华夏多有不敬,前不久更是屠戮华夏天选之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说真的,李宽谕旨里的这些话就跟后世的米帝的说法是如出一辙,臣与不臣,有道无道,不是李宽说了算,难道还是天竺这等夷狄说了算?就像后世米帝一样,说你不闵煮,你就肯定不闵煮,闵煮了还是有黑幕,选举不公,一定要你丫的。虽然这些话很空泛,但是对于提升楚国上下的气势却极为有效

    对于李宽的这个战争借口,楚国上下一致表示,不管你们天竺信不信,反正我们信了

    虽然楚国上下铆足了劲,要攻灭天竺,好占领这块流着牛奶与蜜糖的土地,然后搬家去享福,但是说实话,李宽现在选择进攻天竺,实在不是很好的选择,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戒日帝国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据锦衣卫迷谍传回的情报,曷利沙手中有“象军十万c马军十万c步军十万”。而这只是戒日王朝的中央禁军,是戒日王曷利沙统一北天竺的强大支柱。但是俗话说物极必反,极盛的背后就是就是衰败的开始,戒日王的统一只是相对的,所谓“帝国”实际上是许多小王国的松散的政治联盟,戒日王是这个联盟的盟主。帝国境内共有30多个封建藩国,处于半独立的状态。戒日王经常巡视全国各地,营帐所至,众官相随。由于封建关系得到发展,各地的封臣和藩王的势力不断加强,戒日王的中央政府不得不考虑地方臣属的利益,做出必要的妥协。到了现如今,地方割据的倾向愈益强化,各省总督和藩王,俨然成为独立王国,中央的权力更加削弱,地方分权极为明显。李宽正是基于这个判断,得出结论,只要战术得当,各个击破,分化拉拢,拿下整个天竺不是问题。

    多年以后,已经改称大楚的史官在修史的时候,在描写李宽西进攻打戒日王朝的时候,对其大唱赞歌,说是戒日王不以百姓为百姓,视百姓为奴仆,残暴直逼华夏上古的桀纣,大楚王师吊民伐罪,以讨不臣,征战于天竺,沿途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不过同时代的天竺史书记载的可就没那么美好了,最有代表‘性’的是那烂陀寺主持高僧般若跋陀罗书写的《天竺佛劫》,戒日王三十年,阿修罗率群魔自东而来,重演嚈哒人,波斯之祸,王于奔那法坦那(后世的孟加拉朗普尔附近)御之,大败,修罗魔鬼肆虐信度河,恒河,惨矣

    楚军兵分三路进攻天竺,北路由楚国左军大都督王阳明统率领十万高原骑兵自樟木山口穿越大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直取北天竺,南路则是海军由李宝统领自海都出海,准备在南天竺登陆,主力则是李宽亲自统领的三十万精锐直接掠过迦摩缕波国,活捉了其国主婆塞羯罗伐摩,丫不是骑墙么,让你骑个够!

    李宽之所以选择了少雨的冬季进攻天竺,是因为若是在夏日雨季里进攻天竺,那天竺正值雨季,自己的骑兵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不仅很容易陷进泥沼,更重要的是天竺军队的军队主要是以步兵弓箭手为主,弓也是部队主要的武器。天竺长弓是由金属或竹子所制成,箭是长的竹杆加上金属头。天竺长弓和楚军中的复合弓还有弩弓不同,后者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翘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