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章 身教(第3/4页)  贵女上位手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舅的,他还有什么事情是看不开的?”

    太后缓缓的摇了摇头,道:“你还小,不明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要渡过的劫难,渡过了便是事事顺遂,而渡不过,怕是终其一生都无法从中走出,我的孩子,但愿你永远也不用面对自己的劫难。”

    太后的语气低沉而又迟缓,像是一棵老树,能够奉献给幼苗最后的呵护一般。

    周菀神色大振,自以为无所畏惧,到头来,每个人都有逃不过的,许久她方才开口道:“再被杨清劫持之前,我以为天底下最痛苦的事情,便是曾经想要托付终身得人离你而去,而那时候,老师远走他乡,只为追逐心中理想,我虽然面上赞同,心下却是十分不舍的,这世上无缘无故对我好的人,从来不多,老师走了,便又是少了一个,而此去也是凶多吉少,我心中亦是充满担忧。而杨清,就像是一个新的老师一般,他给我上了新的一课。”

    周菀的神情郑重,没有丝毫的勉强,“他告诉我,活着,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你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知道今天的自己在想什么,你也不知道明天的自己会完全推翻过去的想法,人生中所有的顺境逆境,不过都是未来回望的风景,人不可能永远风风光光,也不可能永远落魄如同丧家之犬,珍惜每一次的顺境,也正确的看待每一次的逆境。不是杨清,我竟然不知道,我是如此的渴望,活着。”

    从前伤春悲秋,满心风花雪月的少女,终于跳出了一直坚定保护着她的堡垒,她走出去,看见了新的世界,也在回望中,学会了如何去迎接可能不那么美好的明天。

    “人活着,本来就是充满争斗的,此消彼长,就如外祖母所说的争是不争,不争是争,我觉得,这些都是争斗,不过争斗的方式是不争。杨清从前身居高位,可以说,舅父之下,朝堂第一人便是他了,门庭若市,花团似锦,若非他确确实实的越线了,企图控制太子,那么他如今还依旧是大燕最为风光的太师大人。可是便是如他这样的人,经历了潮起,却仍然能坦然面对低估,如同丧家之犬一般逃离燕京,却也还是能怀抱希望,勇敢的寻求下一步。”周菀第一次像太后讲述,那一段惊心动魄对她造成的影响。

    太后心中除了心疼,亦是欣慰和骄傲。

    “哪怕是最艰难的时候,他亦是没有放弃希望,他这个人,不管现如今如何,身上那种激进之态,足以当我的老师。”

    “可是失败了终究是失败了。”太后轻声感叹。

    周菀却是摇了摇头,“他从未放弃过卷土重来的机会,他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如今远走,女儿就在东宫。”

    太后眼皮子都未抬一下,道:“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活着,总是要满怀希望的。”

    周菀的声音,让太后的思绪渐渐的飘远,后宫孤寂无边,无数个日日夜夜,她便是想着三个子女,这才艰难的度过那些暗无天日的年岁。

    每个人的道路似乎都是如此的艰辛,不是年轻时,便是年老时,道路总是这么的难走。

    长路漫漫,怀着希望,总是好的。太后如是想着。

    “杨清如今,也是孤注一掷了,若非必要,我也不想与他翻脸。”

    太后缓缓的点了点头,“你这样想是没有错,我知道你心中总归是对他充满感激的。可是这份感激,不应该影响你的判断,该狠下心来的时候,永远要能狠得下来。”

    “我感念他,如今远走匈奴,背着叛国的罪名,仍然不忘故国。”

    “可他到底还是害了你,一统之法尽在吾身,这八个字就像一道枷锁。”太后像是唤醒周菀沉睡的梦境一般。

    太后忽然想到了白非,那个被定国公在多年以后认祖归宗的女儿,也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