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来自朝堂的压力(第2/3页)  金陵秀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老老实实的低头说道:“卑职一定不负大人厚望。”

    看着秦钟,徐太历感慨说道:“我十六岁进锦衣卫,拼杀三十载,终得陛下垂帘,坐上指挥使的位置,这三十年来,我见过无数的人和事,但从未见过像你这般好运气的人。”

    “大人廖赞。”

    秦钟苦笑了下,在他人看来,自己确实运气不错,甚至可以说是逆天,一个险些饿死的穷酸秀才,摇身一变成为了六品武官,又和太子做起了朋友,荣华富贵好像已经唾手可得,怎么能不让别人羡慕。

    徐太历的右手放在了秦钟的肩膀上,说道:“好好干,我希望当陇国公灭了蛮子之后,西进的大军里,有你的身影。”

    “男儿在世,无非建功立业,保家卫国,身在乱世更应如此。”

    徐太历的这些话,肯定代表的不止是他一人,既然皇帝陛下默许了秦钟在锦衣卫与京卫指挥使司的特殊存在,那边代表朝堂也认可了这一方新的势力。

    因为所有人会认为,秦钟的出现,是太子进入朝堂真正的第一步。

    大明朝自皇帝陛下起,出了朝堂放眼民间,类似于徐太历的这种情绪相对而言十分的厚重,如今四海升平,内忧已定,是时候该去把以往无数年的仇恨了解掉。

    北方的蛮子当年杀了不知道多少大明朝的边境子民,而那时候的边军还在庸国公府的把持之下,根本无心恋战,且战且退,把城外百姓和田地粮食拱手相让。

    又有西齐从中作梗,让大明不知道吃了多少暗亏。

    徐太历自知秦钟只要不死,必定会做出一番成就来,开口说道:“你要记住,一切为了陛下,为了大明。”

    秦钟欠身行礼:“卑职记住了。”

    虽然这种洗脑似的言语对于自己来说没有什么用处,但在直属上司面前,还是得装一下,不然大家面子上都过不去。

    金陵城外两百里处,金陵府衙门在这里设有驿站,专供来往官员歇息落脚,这天,驿站门口停了一队骑兵,过往商贾旅人一看便知,这是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铁血军人,他们故意没有擦掉铠甲上的血污,冷峻的面孔没有丝毫的情绪流露,骑在战马上,身姿提拔,手中长矛微微倾斜朝下,队伍中皇旗招展。

    这等严明到冷酷的军人,放眼大明朝,也只有两位将军能够培养的出。

    一位是霍明渡大将军,如今的定远侯爷麾下的镇南军。

    而另一位,便是镇守北方十数年而未尝一败的陇国公麾下十五万龙骧铁骑。

    而让驿站官员惊讶的是,从盔甲样式和手中兵器来看,这支由两百人组成的骑兵部队,竟然就是由大明两支闻名于世的铁军共同组成。

    提前到来的鸿胪寺官员正在屋内与几位远道而来的贵人洽谈,驿站官员摸了摸额头上的汗珠,他想起前些时日带着捷报奔入皇城的骑兵,心中不禁得意,咱大明朝,不就是靠着这些大号儿郎,才能让西齐派了他们的殿下前来央求陛下归还国土,便急忙吩咐手下杂役,给将士们送上清水食物。

    远远地,数驾华美的王撵在战马的拉动下缓缓驶来,原来这些骑兵实现为这些王撵开路。

    骑兵们让开道路,候在两旁警戒。

    前方王撵中走下一位身穿西齐官服的中年男人,显然这段旅程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消瘦的脸上布满了疲惫,但那双眼睛却无比清明,气质非凡。

    西齐大冢宰,未来板上钉钉的宰执大人。

    看了眼严阵以待的大明骑兵,大冢宰来到后方那辆大红色的王撵,欠身恭敬说道:“殿下,我们到了。”

    正替军士们端茶送水的驿站杂役们看清王撵中走下的人,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一双眼珠子直勾勾的望着那儿,怎么也不肯挪动地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