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4 章(第2/4页)  唐史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攻银城连谷,经张说出兵掩击,大破党项。党项情急乞和,愿助唐师共讨叛胡。康待宾势孤援绝,遂由王一鼓擒住,枭首了事。嗣是张说以知兵闻,入朝得长兵部,复出为朔方节度,领单于都护府及夏盐银麟丰胜等六州,定远丰安二军,并张仁愿所置的三受降城。任大责重,时出巡边。可巧康待宾余党康愿子又叛,自称可汗,四出寇掠,涉河入塞,当由说督兵进征,连败康愿子,追至木盘山。康愿子逃入山谷,终被说军搜获,当然正法。且捕得叛胡三千人,分别诛赦,乃徙残胡五万余口,入居许汝唐邓仙豫等州,空河南朔方地。且奏罢边兵二十余万,尽使还农。玄宗以旧时成制,边戍常六十万人,若裁去三分之一,未免边备空虚,因手敕诘问。说复上奏道:“臣久在疆场,具悉边情,将帅第拥兵自卫,役使营私,并非真能制敌。臣闻兵贵精不贵多,何必多养冗卒,虚糜兵粮,兼妨农务?”玄宗乃从说言,如数撤归。豢兵害农,确是弊政。张说此请,不为无见。唐初兵制,分天下为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上府置兵额千二百人,中府千人,下府八百人,无事为农,有事为兵,各设折冲都尉,每岁至季冬教练,更番宿卫京师。后来海内承平,久不用兵,府兵不复教战,甚至逃亡略尽,说乃请召募壮士,入充宿卫。玄宗因命尚书左丞萧嵩,与京兆蒲同岐华各州长官,选府兵十二万,充作长从宿卫,一年两番,州县毋得役使。继又改称长从为骑。音廓。(字从弓,是各令习shè,一律张弓的意思。)嗣是府兵制废,兵农始分。府兵创自魏宇文泰,后世称为良法。开元中,为张说所废,虽是因时制宜,但良法自此尽湮,亦足深惜。且改十道为十五道,分关内置京畿道,分河南置都畿道,分山南为东西二道,分江南为江南东西黔中三道,每道各置采访使,检察非法。两畿置中丞,余置刺史,边镇增设节度使。自开元至天宝初年,共增至十大镇,分述如下:

    (一)朔方节度使,治灵州,安北单于二都护府属之,御突厥。

    (二)河西节度使,治凉州,断塞吐蕃突厥往来冲道。

    (三)河东节度使,治太原,与朔方为犄角,备御突厥及回纥。

    (四)陇右节度使,治鄯州,控遏吐蕃。

    (五)安西节度使,治安西都护府,统辖西域诸国。

    (六)北庭节度使,治北庭都护府,防御突厥余部。

    (七)范阳节度使,治幽州,控制奚契丹。

    (八)平卢节度使,治营州,安东都护府属之,镇抚室韦诸部。

    (九)剑南节度使,治益州,西抗吐蕃,南抚蛮獠。

    (十)岭南节度使,治广州,安南都护府属之,绥服南海诸国。

    这十镇节度使,各统数州,得握兵马大权,经略四方。突厥吐蕃奚契丹等,虽屡次扰边,终究不敢深入,且常被节度使击退,唐室兵威,复远震塞外。但方镇渐强,国势偏重,终成尾大不掉的弊害,玄宗不知豫防,反以为四夷震慑,天下太平,乐得恣情声色,自博欢娱,为此一念,遂令内嬖迭起,废后守嫡的变端,一件一件的发生出来。正是:

    忧勤方致兴平兆,逸豫终为祸乱媒。

    开元十二年,废皇后王氏,这是玄宗第一次失德。究竟王后何故被废,待小子下回表明。

    --------

    本回历叙开元初年诸相绩,姚有为,宋有守,固皆良相也。然姚以救时自喜,才具非不可观,而机械迭出,终非正道,即如病殁之后,犹计赚张说,史传上虽未明载,而姚崇神道碑,明明为说所作,稗乘未尝无据,生张说不及死姚崇,泉下有知,崇且自夸得计,然亦何若生前之推诚相与,使人愧服之为愈也。故论相体者终当以宋为正,次为苏,次为源乾曜张说。说以宰相巡边,有文事兼有武略,不可谓非一时杰士,开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