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93 章(第1/4页)  王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多少?十多万!这还不算编外的。这十多万人吃什么?花什么?不全是指着扒老百姓的皮嘛!”

    王莽咦了一声:

    “不对吧?天风三年(公元16年)五月间,于亲自颁布了官吏俸禄制度,不就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嘛!不错,刚建国那阵儿,国家财政有困难,开不出支来,从公卿往下,一个月的傣禄只有八丈绸绢,官吏们挺有怨言。可予看到这个问题了,为了稳定大新的官吏队伍,防上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的发生,予下了决心,再紧也不能让官吏手头儿紧,官吏手头儿一紧,老百姓就得当心他们的皮了。古时候不就有‘养廉’一说嘛。所以,子才从国库里挤出相当一部分资金来,用于给他们发工资。一共分十五等,最低的是幕僚,年薪六十六斜,最高的四辅,年薪一万斛。至于于本人嘛,不拿工资,主要靠吃贡。《周礼》不是规定嘛,进贡给皇帝的好吃的有一百二十种,不同的职务等级,进贡的数量品种也都有所不同。予考虑到大家的经济承受能力,也不要求全都按标准进贡,年成好呢,就尽量按礼制备足,遇到灾害呢,就有所减少,要跟大家同甘共苦嘛!所以予当初规定的是,以年终决算的统计数目为依据,按一定的百分比决定进献的贡品数量。予带头,大小官吏也都照此办理,依据各自挂钩地区的年成情况按百分比支取薪俸,有点儿经济责任制的意思咧。记得子订的条条款款很详细……”

    唐尊chā话:

    “您当时规定:东岳大师和立国将军跟东方三州五部二十五郡挂钩;南岳太傅和前将军跟南方二州五部二十五郡挂钩;西岳国师和更始将军,当时叫宁始将军,跟西方二州五部二十五郡挂钩,北岳国将和卫将军跟北方二州五部二十五郡挂钩;大司马和纳卿、言卿、士卿、作卿跟京尉、扶尉、兆队、右队中部和右部共五郡挂钩;大司空和予卿、虞卿、共卿、工卿跟师尉、列尉、祈队、后队中部到后部共十郡挂钩;六司、六卿都随他们所录属的大臣跟有关地区的灾害挂起钩来,全按百分比的多少来减少傣禄。至于那些从首都仓库的储积粮食里面支取傣禄的郎官、侍从官和首都官吏,则根据太官进献贡品的齐备或减少为尺度领取。诸侯、辟爵、任爵、附城和他们的办事人员也都跟有关地区的灾害挂钩。您的本意倒是挺好,希望君臣上下同心同德,鼓励和促进农业生产,安抚善良的百姓。”

    “对呀!这么一挂钩,大小官吏谁也不敢玩忽职守了,大新以农业立国,朝廷内外都来关心农业。还怕国家不富强吗?你说说,予这一招高是不高?妙是不妙?”

    唐尊摇摇头:

    “我的皇上哎!您想啊,各州各郡的官吏们一听说自己个儿的俸禄跟收成挂钩,就得有虚报成绩的,都想着把百分比提高点儿嘛!虚报出来那块儿,赋税可不虚,得照报的数儿收,就免不了让老百姓砸锅卖铁、勒裤腰带,这还能有好儿吗?再一说,这套制度也忒高深,cāo作起来难度太大,不瞒您说,自打您公布了吏禄制度,就没怎么真正实行过!倒是听说有的郡县长官借这机会大肆贪污受贿,家里攒下上千斤黄金呢!”

    见王莽很不高兴,唐尊觉得自己说得太多了,赶紧转弯儿:

    “当然喽,您这经是好经,就是让和尚给念歪了,所以老臣认为,要扭转眼前的局势,就得搞一场惩治贪污的运动,整一整那些个贪官污吏,维护大新官吏队伍的高度纯洁,要让大大小小的官吏,都向您学习,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王莽这才见了点儿笑容:

    “嗯,这么说还有点道理,予这就下一道诏书,从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匈奴扰乱中原开始,所有军官、边境官吏大夫以上靠牟取非法利益发家致富的,全都彻底清查,没收他们家里所有财产的百分之八十,用来充当边防开支!你负责这件事,要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