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四章 柴宗训的的大局观(第1/3页)  崛起后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据书稿记载,那一役呼延叔叔深皮战甲数重,即使如此,也身中七箭,受创十余处,所部伤亡过半,活着回来的人也是无一不带伤。可以说是牺牲无数,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赵匡胤从鬼门关拉回来,你说这个情……”

    见种放说的活灵活现,就像跟自己亲眼目睹过的一般,柴宗训忍不住问道:“你到底是怎么知道此事的?我敢打赌小瓒肯定不知道此事,若不然也小瓒的性格早就吹上天了。”

    “此事记载于先帝遗留的手书之中,难道陛下你真的一眼都没有看过?”种放反过来这么一问,多少让柴宗训有些脸上挂不住。柴宗训跟种放不一样,种放是噬书成迷,不管是什么书他都能看得津津有味。而对柴宗训来说,如非是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书,也许翻不了几页就哈欠连天的了。

    柴荣和种放有一些相似,平身阅书无数,而且几乎他看过的每一本都有注释,如果这些也算得上柴荣的书稿话,柴宗训觉得就是自己看是一辈子也未必看的完。话又说回来,他没有种放过目不忘的本领,即使把柴荣的手书一一看过了,哪里看哪里丢,只怕当天可能还会有些印象,一旦多过几天,只怕就会忘乎所以。

    “那一本书里面?”柴宗训多问了一句。

    “《寿州志》。”种放答道。闻过这般回答,柴宗训顿时释然,寿州之战可以说是柴荣生平少有的几场苦战,《寿州志》应该是一本记载寿州地理风俗的书,也许柴荣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勾起了一些他的往事便忍不住记载了下来。

    柴宗训这般猜测,虽不中也不远矣。柴荣正是无意间翻看《寿州志》的时候,回想起了往事,方才记录了这么一小段。

    “既是先帝提及,此事应该假不了,也难怪赵匡胤会对呼延叔叔一让再让,这么个天大的人情,只怕是他赵匡胤有生之年也未必还得了了。”弄清楚事情始末,柴宗训忍不住如此感叹了一句。

    “如何还不了?我们就得逼他赵匡胤还呼延宗叔叔这个人情。”种放甚是坚定的说道,“也许此事还要麻烦到小瓒,不过他那张大嘴巴,一回到开封城,定然会将这一路见闻都说给呼延叔叔听。

    “想来也不会漏掉野店之事那一段,倒也用不着我们有意去提点他什么,依呼延叔叔对陛下的忠心,那怕是野店之事跟赵匡胤没有什么关系,但为了陛下的安全着想,一定会请求赵匡胤将陛下你封往先帝圣旨提及的地方。要是这个时候,赵光义营救张琼失败并将盐城闹得天翻地覆之事传回开封,那就更妙了。

    “也许赵匡胤会恼怒赵光义自作主张,毕竟!赵光义一声不想的就抽走了两千边军精锐,胡人不知道还罢,要是稍微走漏了一点儿消息,说不定会闹出什么样大的乱子来。在加上呼延叔叔一个劲儿的劝他将陛下分封回边关之地,甚至不惜提及当年寿州营救他之事,只希望陛下能早一日离开开封,脱离开封城的是是非非,没准说不定赵匡胤当真会应下此事。”

    柴宗训闻言沉默不语,虽然种放的计划有些地方却是有些想当然,但只有落实和执行得恰到好处,未必不会收到奇效。

    看柴宗训久久不说话,种放有些急了,只道是柴宗训并不完全认可他的计划,正待再劝说一二。不想就在这个时候,种放还没有说话,而柴宗训却是先开了口。

    “我想就是赵匡胤就算是准许我们回到边关三州,也不可能一点儿障碍都不给我们设置。”种放闻言一怔,也知道柴宗训分析得极为有理,赵匡胤虽然会偶尔心软但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不过以后的事我们已经管不了了那么多了,我们眼下的紧要任务就是如何回到三州之地?”

    种放大喜,柴宗训这么一说,无疑是认可了他的计划。

    “此事最好能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因为稚子营已经拖不了太久了,资金最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