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界上最可怕的人(第1/3页)  崛起后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过此言,赵光义在心中已是彻底把赵匡胤很上了。赵光义觉得赵匡胤那自己和四弟赵廷美相提并论,那根本就是在侮辱自己。

    “他赵廷美算是什么东西?”因为赵匡胤的缘故,赵光义连带着连自己的四弟也恨上了,“我自己在禁军之中整整摸爬滚打了两三年,才有今天的地位,可是赵廷美不过是连禁军大门都还没进的之人,大哥拿赵廷美和自己放在一起,不是看不起自己是什么?

    “盐城之事我为他顶缸也就算了,他赵廷美什么都没做过,也能跟我赵光义一样并封为王,那自己这些年的拼搏又有何意义?自己当初千方百计的想跟随赵匡胤加入禁军,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吗?如果知道这一切都来得如此容易,自己又何必费尽心血的去拼去闯,倒不如当初自己留下来照顾老母好了。”

    人的念头一旦在脑海中扎下根来,那么这个念头就会侵入五脏六腑,深植于骨髓之间。如今的赵光义就像如此,似乎有走火入魔之兆,他既恨赵匡胤这个大哥的一碗水没端平,明显的偏帮于四弟赵廷美。赵光义也不认真想想,当初原本是赵廷美想跟着赵匡胤出去闯闯,见见世面。

    而赵光义一直都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个可以改变他命运的机会。所以赵光义费尽心机从赵廷美手中夺走了这个机会,当时他还充分利用赵母对小儿子的疼爱和不舍,说什么赵廷美如今还未成年,更想赵母吹嘘外面的世界如何如何人心险恶,最后赵母才决定让赵光义跟着赵匡胤一起外出,而将赵廷美留在了身边尽孝。

    现在赵光义知道赵廷美安安稳稳的呆在家中伺候老母,不要风餐露宿,也不用和敌人拼命,就这样舒舒服服的也能当上大宋王爷。赵光义自然心中一千个一万个不服,甚至还怪赵廷美剥夺了他在母亲尽孝的机会,当然这是借口,赵光义觉得那个能在家中安安稳稳就能当上王爷的只能是自己,不能是别人。

    不能不说赵光义的这种想法很有些奇葩,不过赵光义就是这般恨天恨地,甚至恨上全世界,唯独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个毛病或许是他老赵家独有的遗传,赵匡胤如是,赵光义亦如是。

    不过似乎赵匡胤要比赵光义好上有些,赵匡胤除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外,至少不会像赵光义这样怨天尤人,恨上全世界。

    其实准确的说来,赵匡胤如此做,正是为了公平起见。在赵匡胤看来,不论是赵光义跟随自己沙场建功,还是赵廷美最后留下来照顾老母,这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或者说想赵光义想的那样有什么高低之分。

    所以!从赵匡胤赵站在一个大哥的角度来说,只有这次讨伐南唐有成,一次将两个兄弟封为同姓王爷,这也算是巩固他赵家的势力,赵匡胤甚至在考虑在打败南唐之后,他将老母跟小符后般一样封为太后,这样也对得起赵母多年对他的养育之恩。

    不得不说赵匡胤考虑得很全面,几乎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只是赵匡胤唯一没有考虑到自己这个三弟想法会如此偏激,不只恨他,还有那个一直在家中默默照顾老母的四弟赵廷美也一样被他恨上了。

    送走赵匡胤心腹太监之后,柴宗训将种放留了下来。赵匡胤虽然同意将柴宗训分封外放,可是赵匡胤招回三州边军,还让呼延瓒组建边军,却绝口不提重新组建边军银饷之事,看样子这事情最后还是只有落在柴宗训个人头上的份儿。

    如今的边关三州几乎就想不设防般,交到他柴宗训手中又有何意义?柴宗训只怕做梦都没有想到赵匡胤居然会来这么一手,所以柴宗训不得不将种放留下商讨下一步的对策。

    “小放!你也看到了现在的情况。”关上门来柴宗训便迫不及待的对种放说道:“他赵匡胤实在是太阴险了,一句边军不可靠,就剥夺了我们的所有军权,我猜他这么把我们分封到边关三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