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七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1/2页)  崛起后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丁罕儒乃是跟柴荣的老臣,早在柴荣未当上皇帝之前,丁罕儒便跟在柴荣左右。在柴荣当上皇帝后,又将丁罕儒分封到盐城这么重要的地方。盐城更如其名,以产盐而闻名天下,自古占有鱼盐之利。

    而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柴荣竟然让丁罕儒人截盐城一地之税以自用,而偏偏丁罕儒挥霍无度不足,还要伸手向柴荣要。倒也不是说丁罕儒多么的奢侈,而他将财务皆交给手下人打理,不论对于自己亲近之人还是对于初次相见前来拜访之人出手出都甚为阔绰,所以才这会般入不敷出。

    柴宗训在前世看过历史关于此人的记载,你说一个人不贪脏不爱财,却偏偏花钱如流水,甚至还要伸手向皇帝要钱,这似乎有些太有点说不过去了。

    可是今日看到丁罕儒毫不相让,甚至和赵匡胤正面相撼,光是这份胆色就叫柴宗训不得不佩服。何况丁罕儒那番话更是说得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就算是柴宗训也恨不得与之一起上阵杀敌,一起从辽人手中收回“燕云十六州”。

    “你”赵匡胤指着丁罕儒,却是涨红了脸气得出不出话来。

    眼看丁罕儒和赵匡胤柴荣这手一老一旧两个都深得信任的将领快要掐将起来,城府深者静观事态发展,至于好事之却巴不得这二人掐得越凶越好。不过!有柴荣在场,赵匡胤和丁罕儒还是有些分寸的。

    “好了!大家想法我也了解得差不多了。”柴荣适时介入道:“至于这以后的安排”有人都惊起了耳朵,知道柴荣已然作了决断。

    “我看不如就这样,就照先前赵元朗所言,将此战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过区区两州两关却是显得我大周太小家子家了,依我看最少不得少于三州三关。丁将军所言也不无道理,北伐之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一旦北伐有竞全功的可能,便不必拘泥于这三州三关之约束,只要辽国按兵不动,便可趁机收回‘燕云十六州’,便是与辽国全面开战,也再所不惜。”这最后一句话彻底体现了柴荣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决心。

    赵匡胤本来还想劝柴荣三思的,可是一接触到柴荣坚定的目光,便知道无论自己怎么说柴宗训都不会听了,唯有在心中暗暗的叹了一口气。

    “是!”既然柴荣对此事都已经定下了基调,众将纷纷说道。这便是军中常说的“军令如山”,在军令未下达之前,所有人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是提反对意见,但在军令下达之后,你只有遵

    (本章未完,请翻页)守执行。

    “那敢问陛下这次了出动多少马兵?需多久聚集?”赵匡胤突然问道,他身为殿前都检点和禁军的统领,不能不在意这些事。

    “先起兵八万,需要在十日之内聚齐,半月之后朕当亲自登台点将,另外两万人可以一月后聚齐,另调动民夫五万,随军后面两兵马齐出。而粮草需在三月之内备齐,却需要够十万人半年之需,至于八万马三月所需,则要优先供应,下月十三,我将再次御驾亲征。”

    柴荣既然将任务布置了下去,军队好比一台严密的机器,马上开始运转起来。特别是对于后勤官员,十余万人马的军需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而且柴荣归定的时间如此之紧,他们又哪里敢偷懒。

    偷懒事小,若是一不小心人头落地那便事大了。众将领命而去之后,赵匡胤交待了赵光义几句,却是独自留了下来。

    柴荣见赵匡胤不肯离去,心知他有话对自己讲,见众人走后,也不在摆皇上的架子,端了一条凳子给柴匡胤,让他坐了下来。“元朗!我知道你不太满意我的这番安排,有什么话你尽管说,我听着就是。”柴荣以赵匡胤说道。

    在屏风后面呆了半天的柴宗训原以为自己可以出来了,可是听柴荣对赵匡胤开口说话,只得又忍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