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二章 赵匡胤问心(第1/3页)  崛起后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几乎于此同时,在禁军大本营的赵匡胤,也是在为另外一件事大伤脑筋,几乎一切事情都布置妥当了,可偏偏赵匡胤很难过了自己这一关。

    “赵普,你跟我说说,我这么做是不是真的错了?”一直沉默了许久的赵匡胤,想到了问起别人,“你不必考虑其他的东西在里面,你觉得我究竟是该做一个大周忠臣,还是该选择行今日之事?”

    赵普颇为意外,其实自从知道赵匡胤将赵光义派外边关的那一刻,赵普便清楚赵匡胤准备展开行动了。

    可赵普无论如何都想将不到,事情可以说都进行了一半,但赵匡胤心中还有这样和那样的犹疑,这似乎和赵匡胤平日的果决一点儿都不像。行谋逆之事,便如开弓之箭,岂有回头之理?赵匡胤现在的表现确实让赵普有些害怕。

    嘴皮动了动,赵普正等劝说赵匡胤一番,岂料没等赵普说将出口,赵匡胤又进一步开口道:“我欣赏你,并不全是因为你跟我同姓,算是本家兄弟,乃是因你胸藏韬略,腹有才华,更重要的一点是你从来不人云亦云。”

    赵普突然觉得心情有些沉重起来,他万万想不到他在赵匡胤心中还有这般重要的位置。不过!赵普瞬间就下定决心,赵匡胤如此看重他,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他更应该为报答赵匡胤的知遇之恩,助他成就不朽大业。

    赵普吸了一口气,对赵匡胤抱拳行了一礼,道:“多谢将军如此赏识赵普,便是肝脑涂地也不敢有丝毫怨言。”

    这几句话倒是赵普的由衷之言,赵匡胤笑了笑,示意他不必免礼,言道:“我自问在先帝在时,恪尽职守,一个为臣的本分至少是做到了的,甚至从不曾有过半点儿逾越。只是北伐之役,我扪心自问,当知道那是先帝最后一战时,我却是为了自己打算了起来。”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将军何必介意区区此事?便是连圣人也不能做到的事情,将军又何必勉强自己?”闻赵普这么一说,赵匡胤心中似乎好受了许多,“北伐之役就算勉强成功,又能如何?

    “大周能有今时今日的强盛,全系于一人之身,那便是先帝柴荣,先帝若在,‘幽云十六州’自然应保无恙。可是如今大周的朝堂,将军你也亲眼看到了,就算将军你一心一意当大周忠臣,像王溥和范质等人又岂能容你?

    “就算再退一步讲,王溥和范质即使夺去了将军兵权,迫于形势没有取将军性命,但北方辽国岂能坐看‘幽云十六州’丢失,也许辽国大举入侵之机,便是将军重新掌权之时。北方辽国一动,北汉又岂能坐视不理。

    “即便将军为全与先帝之间的君臣之义,选择死忠,北周两面受敌,试问只有将军一人,又如何应付?

    “不过是疲于奔命,拆了东墙补西墙,永远都补不好大周这间破庙,大周尽早有一日会为他人吞并,更不要说一直与大周隔江遥望,虽然如今没有动静,但和大周却是仇深似海的南唐的了。如果看到大周落魄,南唐李煜又岂

    (本章未完,请翻页)有坐视不理之理,只怕更会抓住机会,趁机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多。

    “还有南汉c后蜀,况且!大周之内也并非铁板一块,虽然先帝在时,能凭借他的威望自然能压住一切,可是先帝死后呢?

    “就算将军你本人为顾大局,宁愿选择牺牲一切,哪怕是自己身受委屈也再所不惜,可将军你能做到这一点,难道你能保证禁军将领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不能不说赵普口才非凡,而且很多事情都说到点子上了。

    赵匡胤闻言沉默,半天之后才叹道:“禁军之中多是骄兵悍将,也许我在之日,能为小皇帝震住一切,可是我身死之后”

    不等赵匡胤把话说完,赵普立刻接过话头道:“就是这个道理,若是将军选择死忠,最多能管生前之事,不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